1993年,二汽棒球队参加第七届全运会,取得第七名的成绩。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说到棒球,许多十堰人也许会感到很陌生。事实上,1987年二汽就组建了一支棒球队,这支球队曾参加多场大赛,取得不俗成绩。30年过去了,在48厂厂区,当年训练的棒球场地仍在,可队员们却各奔东西。近日,身在十堰的队员们再次聚首,重拾棒球,追忆往事。
上一次相聚还是在2011年
2011年,二汽棒球队队员们穿上昔日的赛服,重回48厂棒球场地训练。
机缘巧合,记者在微博上得知二汽(现为东风汽车公司)曾有一支棒球队的事情。通过这位发帖博主,记者联系到了当年的棒球队队员于广江。
48岁的于广江是东风汽车公司48厂的职工,1987年二汽棒球队成立之初,他就进入球队,是队里的“元老”之一。
1月2日下午,在于广江的引荐下,记者与棒球队的其他8名队员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下文简称汽院)见面。
在汽院李园宿舍附近的一个小操场上,队员们换好棒球服,开始抛球、击球、跑垒等常规练习。上一次像这样的集中训练,还是在2011年。“现在不能和年轻时相比了,身体有些吃不消,只能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
曾任棒球队教练兼队员的李岩介绍,球队1987年组队,1995年解散,此后大家忙于工作,很少聚在一起练习。2011年,得知位于武汉的东风本田公司有一支中外球员组成的棒球队,于是号召当年的队员临时聚集,打了一场友谊赛。
李岩说,距离上次相聚已过去5年。这次能再度聚首,得益于刚退休的教练曹瑞民。54岁的曹瑞民是陕西省少儿棒球队出身,曾在陕西省棒球队打球,后来到二汽棒球队任教。不久前,曹瑞民向十堰的队友们发出邀请——每周抽出一个下午练球,大家纷纷响应。
“现在,我们练球不是为了比赛,而是在享受棒球的乐趣。”曹瑞民说。
20多名二汽职工组成首支棒球队
在一九八八年第二届全国职工棒球赛上,二汽棒球队勇夺第一。
“养一支棒球队,相当于养10支足球队。”于广江说,上世纪80年代,国内物资比较匮乏,棒球对于国人来说是个稀罕物,当时就流传着这个说法。
那么,当年,二汽为何要成立一支棒球队?
李岩道出原由。1985年,二汽与日本日产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展开交流活动。一次访问中,对方送给二汽一套棒球设备。运回十堰后,这套设备一直存放在二汽工会。时任48厂厂长的张临生曾是北京高校棒球队成员,出于对棒球的喜爱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他提议组建一支棒球队。
李岩说,1987年6月,二汽委托48厂,由工会牵头成立了二汽棒球队,入选队员20多人。当时,48厂专门建设了一个棒球场,厂长张临生还从北京请来两位教练给队员们指导训练。
于广江是首批加入棒球队的职工之一。他回忆说,当天,他正在车间干活,车间长通知说厂里要组建棒球队,让他报名参加。“我当时也不懂棒球,像完成任务一样参加了。”于广江说,刚入队,他一方面很兴奋,另一方面却很怕球打到自己。
于广江说,他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经常和河对岸的小朋友互扔石子。因为这个事情,他练就了好臂力,所以在抛球时很有优势。“事实上,那时入选棒球队,不仅要看身体素质,还要看工作表现。”李岩回忆说,生产为重,他们都是利用工作之余训练棒球。
战绩骄人,拿了6个大赛第一
受昔日教练曹瑞民的邀请,十堰的队友们每周抽出一个下午练球。
李岩说,那时,二汽给予棒球队极大的支持,专门修建了一个棒球场,还从北京购买了一些设备。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棒球就要花费30多元钱。
此外,赛前一个月,队员们都是脱产训练,每天补助10元钱。李岩笑着说:“这在当年,其他职工球队是不敢想的。”
1987年,二汽棒球队成立后,先后有7名陕西少年棒球队出身的专业队员加入。队伍经过一番大调整后,原本20多人的队伍,最终定为15人。
棒球比赛,一支球队的上场人数为9人。拥有7名专业球员的二汽棒球队,实力很强。1988年,二汽棒球队加入中国职工棒球协会,当年就代表二汽参加了湖北省业余棒球邀请赛和第二届全国职工棒球比赛,均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随后,二汽棒球队连续参加了第五、六、七届全国职工棒球比赛,取得三连冠。1993年,他们代表中汽协参加了第七届全运会,取得第七名的成绩。在1994年的全国锦标赛中,他们碰上了应邀参赛的台湾风马队。“虽然最终输了,但是整个过程精彩纷呈。”李岩说,比赛中,他们球队打出2个全垒打。
到了1995年,因参赛队伍不足6支,全国职工棒球比赛取消。出于工作等原因,二汽棒球队随后解散。
曹瑞民用“昙花一现”形容二汽棒球队。“我们曾经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拿了6场大赛的第一,但也不得不面对解散的现实。”曹瑞民说,虽然队伍解散了,但他们身上的那股棒球精神没有褪去。
只要有机会还想回到球场
在棒球队解散后,他们也临时组队参加过几场友谊赛。如2003年,他们代表东风汽车公司与东风有限公司的日籍驻派员打了一场友谊赛。2011年,他们还与东风本田公司棒球队进行了一场软式垒球的交流比赛。
李岩说,在2003年比赛时,他们还将已经退休的老厂长张临生接到现场。“以前打比赛,他都会在场观看。”曹瑞民至今记得自己加入二汽棒球队的场景。“我主动找到张临生厂长,表明来意。他直接问我打什么位置,我就知道他是内行。”
48岁的郭强仍保留着2011年比赛时的棒球服。他说,1995年队伍解散后,队员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如今不少队员已成为东风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机会,他们仍想回到棒球场。
“现在我们约定,每周至少训练一次。”曹瑞民说,很多队友去了外地,还有的人打不动棒球了,现在训练能聚集10名队员,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是二汽,也是十堰棒球运动的第一代人,但我们终究会老去。”曹瑞民希望,棒球运动能在十堰延续下去。“现在棒球已不是昂贵的运动项目,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无偿培养十堰的棒球爱好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