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忙得焦头烂额,感觉又焦虑又心累的时候,身体似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例如你发现自己牙关紧闭,牙齿紧紧相咬,连同下巴和咬肌都开始酸痛了,但是在当时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正在这样做?
为什么我们在感到焦虑和压力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咬紧牙关?这个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你会无意识咬牙吗?
无意识咬牙,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的名称:磨牙症,通常表现为人在无意识中反复咬紧或摩擦牙齿的行为。它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发生在睡眠时,称为睡眠磨牙症;另一种发生在清醒时,称为清醒磨牙症。
磨牙这一习惯其实很普遍。一项于2024年7月发表在《临床医学杂志》的最新荟萃分析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睡眠磨牙症的患病率为21%,清醒磨牙症的患病率高达23%,也就是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有无意识咬牙的习惯。
长期的磨牙症,尤其是清醒磨牙症,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和磨损、牙周问题、面部肌肉肥大以及早晨醒来后张口能力下降等症状。
无意识咬牙说明“我好累”
尽管磨牙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磨牙症尤其是清醒磨牙症,可能是人们处于负面心理健康状态的躯体化症状之一。
一项发表在《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的论文发现,清醒磨牙症患者中大约有81%的患者处于高水平的压力状态,剩余19%的患者则处于平均水平的压力状态,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清醒磨牙症患者处于低压力水平状态。同时,有大约38%的患者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述情障碍,这是一种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体在情感表达和识别上的障碍,使得人们难以准确识别和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情感。
从研究中可以发现,无意识咬牙的习惯可能说明我们近期可能处于比较焦虑、抑郁和高压的状态之下,是一种心理过度疲劳的警示信号。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可能具备一定程度的焦虑型和抒情障碍的人格特点,一直以来都比较容易变得焦虑,并且不太能够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更多把自己的感受憋在心里,而不是向别人倾诉,所以才会常常独自“咬牙坚持”。
如何改变无意识咬牙的习惯?
对于比较严重的磨牙症患者,医生会建议戴牙套来减少对牙齿的磨损,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不良习惯,并采取一系列减轻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习惯时,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提醒自己:“嘴唇合拢,牙齿分开”,将其写在贴纸上,贴在自己常常会感受到压力的地方,例如工位或电脑屏幕上。
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更加良性的减压放松的方法,每当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用这些方法来代替咬牙的习惯,例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这个技术通过从脚部到头部,对每一组肌肉进行先紧绷然后慢慢放松的方法,能够很好地缓解紧张和压力。你也可以尝试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容易获得积极反馈的活动,例如做一组瑜伽伸展动作、散步或慢跑等温和的运动、涂色或手工艺等创造性活动、洗一个热水澡等等。无论是当下还是长期来说,这些方法都能更好地舒缓压力,提升心理韧性,并且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