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瑄
《十堰晚报》——这份满载着我记忆与情怀的报纸,已陪伴我走过千余个日夜。它宛如一位老友,悄然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蜕变,也化作我倾诉感悟与思绪的温情纽带。
犹记得2022年3月29日,晚报刊登了我的文章《怀念姑妈》。对初涉写作的我而言,这无疑是意义非凡的深刻印记。
那是2022年清明前夕,我看到晚报清明征文启事。彼时,我想起离世的姑妈,她那亲切的音容笑貌瞬间浮现在脑海,心中对她的思念与不舍如潮水般翻涌。于是,我坐在电脑前,任情感在指尖流淌。
启动记忆的闸门:从小到大,姑妈对我疼爱有加,关爱与呵护无微不至。幼年时,家里做了好吃的,姑妈总会让哥哥姐姐唤我去家中共享。美味的点心,她亲手做的油馍、八宝饭,都是我童年回忆中最甜蜜的味道。冬日里,姑妈为我和姐姐精心挑选漂亮围巾,给予我如沐春风般的温暖。一到晚上,总是在爸妈再三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到自己家。往昔的幸福时光,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随着回忆和情绪的起伏,文字源源不断地从指尖倾泻而出,言辞字句,皆是心情。完稿后,我反复推敲斟酌每一个字词,力求尽善尽美,而后郑重地按下发送键,将文章发送至晚报邮箱。
两日后的上午,同事通过 QQ发来一篇文章的截屏,并向我道贺。定睛一看,竟是我写的《怀念姑妈》,截屏正是《十堰晚报》的电子版。那一刻,激动与喜悦如烟花般在心中绽放,这是我首次投稿,也是第一次发表文章!自此,我对写作充满了信心,更加笔耕不辍,全身心投入写作之中。我不仅专注于业务工作相关的书写,闲暇时,也会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感悟诉诸笔端,从新闻稿到散文,不断尝试各种形式,磨砺自己的写作技巧。
时光流转,今年2月18日,晚报刊登了我的文章《又闻桂花香》;5月28日,《河畔记忆》一文也见诸报端。成绩虽小,但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写作已成为我的最大爱好,键盘成为我倾诉的窗口,更是记录生命轨迹的载体。
回首往昔,我对《十堰晚报》满是感恩。
初遇时,感恩这份相逢的契机,让我得以走进它的世界;相知后,感恩彼此心灵契合,在字里行间寻得共鸣;而这三年来,更感恩它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与坚实支持,让我在逐梦路上无畏前行。它恰似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于茫茫文字之海中,为我指引方向,让我的文字梦想绽放出璀璨光芒。
未来我会笔耕不辍,持续提升自我。而《十堰晚报》,也将始终相伴,化作我人生旅途上永不黯淡的绚丽风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