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引力场·新市民新力量系列报道⑨ | 从三尺讲台到产业一线,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秋莲:“这片福地成就了我的梦想”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张婧

6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六里坪工业园区的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虎机械”),只见铸造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董事长朱秋莲穿梭在生产一线,密切关注着生产动态。30余年来,她将公司发展为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今年有望实现产值1.2亿元。

“从曾经的小学教师,到如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是十堰这片福地成就了我的梦想。”朱秋莲动情地说。

“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我”

1992年,当时还是黄石市一名小学教师的朱秋莲随朋友来十堰。看到这里欣欣向荣的汽车产业、充满机遇的汽配市场,以及秀美的山川风光,她不禁为之感到振奋。

“十堰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配市场潜力巨大,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我。”朱秋莲回忆道,这座生机勃勃的汽车城点燃了她内心的火花。回到黄石后,她毅然辞去小学教师工作,开始往返于十堰、黄石两地,投身汽配生意。

创业不易,挑战接踵而至。没有经验,就四处学习;没有客户,就逐家拜访。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朱秋莲在竞争激烈的十堰汽配市场站稳脚跟。“想在市场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产品和生产能力。”2008年,带着这份清醒的认识,朱秋莲举家迁居十堰,在六里坪工业园区开启“二次创业”。

2009年,朱秋莲在六里坪工业园区购置60亩土地建设厂房,开始生产汽车球墨铸铁件。“起步异常艰难,几乎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朱秋莲说,“但我坚信,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这份执着最终开花结果。如今,瑞虎机械的产品已发展至5大系列、100多个种类,在同行业占据重要份额。

朱秋莲对十堰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这里不仅政策环境好,而且真心重视企业家。”她坦言,市里经常组织企业家赴外地学习交流,“每次出去都能开阔眼界,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回来后,浑身充满干劲,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信心可以战胜一切”

“信心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朱秋莲的人生信条,也是她带领企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去年10月,公司在生产中遭遇技术瓶颈。朱秋莲多方奔走,辗转联络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寻求技术攻关。那段日子,朱秋莲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与技术难题较劲。“我坚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最终,技术难关被成功攻克,为产品扬帆出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秋莲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是公司在行业内脱颖而出的关键。2020年该公司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以来,年均投入营收的6%至10%作为专项研发基金。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引进先进的铸造静压流水生产线和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铸造工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产品优良率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革新减速器壳体攻丝一体装置,将“定位—钻孔—攻丝—检测”等工序在同一设备上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20%,满足减速器壳体螺纹孔的高精度配合需求。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朱秋莲说。

“为十堰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的瑞虎机械,拥有先进铸造、机械加工设备300余台套,已申请25项实用新型专利。汽车差速器壳、飞轮、方向机支架等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福田、江淮、陕汽、东风商用车等品牌车型上。

前不久,瑞虎科技成功入选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朱秋莲说,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在绿色生态环保领域的转型升级,致力于早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作之余,朱秋莲将对马拉松的热爱融入生活日常。她坚持每周跑两到三次,用脚步丈量丹江口环库公路。奔跑,不仅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更是她与自然深度对话的独特方式。这份热爱,既锤炼了体魄,也让创业征途中的辛劳在山水中悄然释放,转化为她继续前行的力量。

“我们一家人都深深爱上十堰,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会继续扎根车城,服务十堰,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朱秋莲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