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生存质量与生活幸福的根本问题。”对于这个时代课题,湖北有自己的理解和行动。
前不久,湖北高规格召开了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切实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此次会议就提出,要聚焦解决“想生育、多生育、优生育”问题,围绕促进适龄青年婚配、降低生育成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住房与就业支持、强化生殖健康服务、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务实有效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国之大者”。对于此,湖北既“心中有数”,也“手中有招”。恋爱、结婚、生育,这都是甜蜜的事业,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人”。而“服务”,是能人敞开心扉的重要通道。关于这一点,湖北用一个个生动的落脚上予以映照。
近日,劲牌公司“婚恋主管”郎维的故事引发热议——这位专职“企业红娘”不催婚、不尬聊,却成功撮合17对员工恋爱。这一看似“不务正业”的岗位,恰恰解决了当代婚育难题的难点:让年轻人先“敢恋爱”,再“敢生育”。
最好的催生政策,是让年轻人发自内心觉得:“和这个人过日子,好像还不错。”劲牌公司从“消灭尴尬”开始,让婚育回归人性化的温度。一个企业能够践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将员工婚姻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恰恰是湖北加快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生动缩影:主动搭建低压力交友场景,用社会力量为员工情感需求兜底;不安排“查户口式”相亲,通过兴趣活动、互助项目自然破冰。当下,更多企业正推广诸如此类“情感福利”,孵化出一批“婚育友好型职场”。
婚育婚育,有婚也有育。在武汉光谷一家电气产业企业里,有一个特别的房间,内设滑梯、抓娃娃机、午睡童床、儿童绘本、玩具角等,这是该公司自建的员工子女“托儿所”,以此减轻职场妈妈的带娃压力。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真相:鼓励生育不仅仅是发放补贴,更要解决“谁来看娃”“如何不焦虑”的痛点。当一座城市能买得起房、加得动班、带得了娃,生育自然会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
当“不愿婚”“不敢生”成为社会痛点,湖北各领域却能从各式各样的“微创新”中寻找破局之道,让举措有温度,让婚育有依托。
把目光投到湖北更多的地市去看:宜昌鼓励延长合法生育妇女产假至1年,体现出了人性化关怀;孝感出台鼓励生育措施“18条”,新增幼儿托位2418个;黄石对接多所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为暑假无人看管的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襄阳医保部门创新推出“儿童医保码”,在全省首推新生儿出生即参保、医保费用即时联网结算的医保服务新模式……
建设生育友好省份,与其用口号“催熟”,不如用温馨服务“播种”——从劲牌的“不催婚红娘”到湖北各地的便民举措,传递出同一种逻辑:婚育不是KPI,而是水到渠成的生活选择,它亦需要“以人为本”的关怀服务。当荆楚大地上一座座城市能让年轻人从容地恋爱、体面地成家、安心地生育,“甜蜜事业”自然枝繁叶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伟锋
责编:王舒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