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良友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周仑 报道: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人群患病率高,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预防、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今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记者专访了十堰市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付良友。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被称为“震颤麻痹”,主要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导致的,与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衰老是帕金森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发病人数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65岁以上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
目前,帕金森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和非运动两类症状。付良友解释:“运动功能异常的表现为‘抖、僵、慢’。抖,就是静止性震颤,手或脚在放松时出现不由自主的抖动;僵,就是肌肉僵硬,被动活动时关节阻力增加,不灵活,面部肌肉运动减少,表情呆板;慢,就是运动迟缓,日常活动变慢,字越写越小,走路抬脚不利索,步态拖曳,站立不稳,易跌倒。非运动症状体现在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付良友表示,帕金森病目前还不能治愈,只能是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治疗、心理疏导以及照顾护理。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
帕金森病的防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只能用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大脑“减龄”。预防帕金森记住24字口诀:勤动脑、多锻炼,吃均衡、睡够觉,避毒素、控慢病,早筛查、少烦恼!
付良友提醒:“帕金森病的早期阶段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局部性的症状。如果出现手部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步态不稳等,应早期筛查,积极干预,延缓病情进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