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花灯展、猜灯谜、凤凰灯舞、火龙灯舞……十堰各地闹元宵活动正热热闹闹进行。
猜灯谜是元宵佳节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娱乐活动,这一传统习俗起源于何时?是如何形成的?灯谜的结构与特点有哪些?十堰相关民俗专家一一解答。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冰客
猜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这一天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名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起源说法很多,有观点认为起源于春秋战国,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往往在发言中采用民间故事传说作隐喻,巧妙影射,这种方法被称为“隐语”或“廋词”,是灯谜的雏形。
另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认为,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汉代起,就已将正月十五确定为重大节日。
从唐代起,元宵节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来,是富有汉族民俗特色文娱活动形式,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笑谑的文化游戏。”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凌智民介绍,“汉代,隐语也就是谜语开始分化为两类: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是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
《文心雕龙·谐隐》记载:“自魏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唐宋时期,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进入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结合起来了。”凌智民介绍。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时,灯谜作为谜语中的一种类型,成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助兴项目,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人们会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助兴,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
凌智民介绍:“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已经成熟,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以此来庆祝节日。”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描述过这样的场景。
在十堰,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每逢元宵节或中秋节各地都会组织此类活动。元宵夜,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新年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代代沿袭的习俗。
灯谜形式灵活多样
“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结构通常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源自我国古代民间,历经千年演变,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凌智民说。
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猜谜的条件,谜目是对谜底的限定,谜底则是答案。这种结构使猜灯谜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能够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凌智民介绍,谜面、谜底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运用联想,找到两者的关联。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语言简练生动。
“元宵节灯谜通常涵盖了文学、历史、自然、生活等。”凌智民介绍。
记者了解到,现在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纸质灯谜,也有电子灯谜。不仅是在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家庭聚会、社区活动、学习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成为增进感情、学习交流的一种办法,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十堰市图书馆元宵猜灯谜活动年年举办,深受广大市民和读者喜爱。每年猜谜语活动中,市图书馆都会精心准备,将谜题高高悬挂在馆内,谜语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历史典故、文学知识、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寓意深刻、妙趣横生。图书馆还会准备丰厚的奖品鼓励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记者了解到,今日下午,市图书馆将在该馆一楼大厅、1至3楼走廊,举办2025年“金蛇送福·谜趣元宵”灯谜竞猜活动。现场为广大市民读者准备了500条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谜语及丰厚奖品。
元宵习俗祈求团圆平安
元宵节寓意团圆、光明与希望,除了猜灯谜,十堰地区元宵节传统习俗、民俗活动众多,历史悠久。吃元宵,郧阳凤凰灯舞、上津火龙灯舞、六里坪水兽灯、竹溪“万民伞”、玄武灯舞、玩船灯、走百病等,都寄托着人民祈求阖家团圆、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以核桃仁、芝麻或桂花白糖为馅。元宵夜,家人一起享用元宵,天上明月,碗里元宵,象征着团圆吉利。在十堰,还有不少地方流行“摇元宵”,将做好的馅心,放在大箩中的干粉上摇晃,粘上粉,洒水,再摇,越滚越大,最后成形。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在十堰较为普遍。“耍龙灯”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元宵节盛行的消灾祈求平安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大家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猜灯谜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打一物)
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不吃米面不吃菜,专吃布匹和纸张。
(打一物)
云盖中秋月,雨淋元宵灯。
(打一成语)
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笑盈盈。
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说不清。
(打一植物)
没有身体倒会活,没有舌头会说话。
谁也没有见过它,倒都叫它说过话。
(打一自然现象)
一只狗,两个口,谁遇见它谁发愁。
(打一字)
一字有五口,与门交朋友。顺贴人人爱,倒贴家家有。
(打一字)
许多兄弟一个娘,人人穿着黄衣裳。
个个身子都长弯,都由一副软心肠。
(打一水果)
谜底:扇子 剪刀 下落不明 向日葵 回声 哭 福 香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