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叶楚榕 特约记者 王慧 报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回顾2023年,太和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区域疑难危重症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创新管理,全面激发发展新动能,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十堰助力。
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盘点2023年太和医院在卫生健康领域发生的20件大事,重温这些难忘的时刻,为奋力书写2024年高质量发展篇章积蓄力量,进一步激发创新实干的拼搏精神。
提能力转作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太和医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作为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院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察实情、听民意、办实事,将一张张“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健康社区
2023年9月,太和医院启动“共同缔造健康社区”工作,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落实湖北省“323”攻坚行动,加快健康十堰建设。全院70多个党支部、1000多名党员,深入十堰城区及周边社区,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现场进行健康指导,共同缔造健康社区。
“和道质量”管理模式产生行业影响力
2023年,太和医院全面实施质量变革,全年完成质量安全难题揭榜改进项目6个,新获批市质控中心两个、市地方标准5项、省地方标准1项;获省医疗质量提升标准化试点单位称号和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卓越案例”奖。“和道质量”学院教育及医院质量管理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基于太和价值实践的“和道质量”管理模式产生行业影响力。
举办“青年看太和”系列专题活动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把握新时代青年特点,全方位引领青年进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先后举办“医师、护理、医技、康复、行管”5场“青年看太和”茶话会。通过调研走访、交流谈心、示范引领、榜样激励等形式,回应青年发展诉求,激发青年创新活力,积极为青年提供更高质量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区域疑难危重症中心建设获重大进展
2023年,太和医院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冲击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以太和医院为主体建设的心血管、呼吸、神经、重症、儿科、骨科等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实现质的飞跃。新申报的12个专科高分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多个专科获得第一名。
举行首次高新技术发布会
2023年11月9日,区域疑难危重症中心、太和医院高新技术发布会举行,会上发布医院近年来开展的六类数十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省内一流水平、区域领先水平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特色技术,与会专家回答了记者和社会监督员代表的提问。近200名社会监督员和社区负责人参会。
肝胆外科主任江斌荣膺“国之名医”称号
2023年9月26日,第六届“国之名医”榜单公布,太和医院肝胆胰诊疗中心主任江斌入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榜单,系湖北省市州医院唯一上榜专家。江斌是太和医院大外科、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主任,擅长肝胆胰脾病及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率先在十堰地区开展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等手术,将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脾领域。
循证医学中心张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在2023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太和医院循证医学中心副研究员张超入选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全球前2%“2023年度影响力顶尖科学家”。荣登这一榜单,意味着学者在该领域研究作出杰出贡献,已处于国际顶尖水平,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正式迈进精准分子检测时代
2023年5月6日,太和医院临床分子诊断中心揭牌。该中心的投用,标志着医院正式迈进精准分子检测时代,形成“精准早检—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治疗”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对推动医院临床科研发展、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干细胞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省科技厅公示2023年度项目评审结果,太和医院共有12项成果获批立项,其中干细胞相关研究首次获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得省级考核优秀。为加速建设十堰市区域性干细胞制备 GMP实验室和干细胞储存库夯实基础,去年4月太和医院举办“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前景高峰论坛”。
在全球护理大会交流太和经验
2023年,太和医院成功当选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全省唯一。太和医院全年获批国家级护理专科基地5个,获得国家及省级以上奖励37次。护理团队多次受邀参加国际护理大会并做主题汇报、壁报交流经验。太和护理走向国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理品牌。
勇立潮头擦亮太和品牌
收费员司敏捷翻柜台救人,被网友称为最美的“太和姑娘”。康复院区倪广宝上网科普医学知识,粉丝突破160万,获抖音科普年度荣誉奖。血液内科张露璐、肛肠外科孙敏获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称号。超声医学科宋晓雨在全国超声心动图学学术会议病例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太和医院获中国公立医院卓越实践奖,并成为我市首家通过国家高级别电子病历系统评审的医院。针灸科代表在省中医药科普讲演大赛中获一等奖。
7个专科跻身全国地级市医院医技专科排行30强
艾力彼医院竞争力秋季排行榜出炉,最新发布2023届地级城市综合医院医技专科排名榜。榜单包括放射科、核医学、超声科、检验科、大介入、医院药学、病理科,太和医院7个医技类专科全部跻身30强。其中,太和医院病理科跃进前七。在这份排行榜上,十堰地区仅太和医院医技专科上榜。
成为中国帕金森病标准中心
2023年10月14日,太和医院被授予“中国帕金森病标准中心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这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太和医院帕金森病 MDT团队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心理卫生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超声科、PET中心专家共同组成,可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专科化、全程化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眼科中心一项技术全球领先
一名18岁的马耳他男子患有罕见眼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饱受痛苦。去年2月,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慕名来到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
此前,太和医院眼科中心已经为患有该病的两批共10名阿根廷患者开展了基因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眼科这项技术全球领先。
脑血管搭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五旬男子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颅内还有一个“不定时炸弹”——后循环动脉瘤,位于脑干供血的重要动脉起始段,并有夹层撕裂。在介入和夹闭治疗均行不通的情况下,太和医院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在患者颅内上演“引江济汉”,成功完成搭桥手术。2023年,该中心完成数十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动脉瘤手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0万资金催生160项新技术立项
2023年,太和医院共有160项新技术、新业务正式立项,医院配套资助2000万元资金。经过两轮申报、循证评价、伦理审查、专家评审,最终产科等50余个临床科室成为本年度新技术新业务立项科室。其中胸心大血管外科有10项新技术获得立项,成为全院立项成果最多的科室。
成立全省首家数字化糖尿病肝病共管中心
2023年5月31日,全省首家数字化糖尿病肝病共管中心揭牌仪式在太和医院举行。该中心的成立将为全市“糖肝共病”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全程共管服务,同时将促进鄂西北地区糖尿病肝脏病共管事业进步,助力医院临床科研高质量发展,推进慢性病管理水平。
28小时手术成功摘除巨大脑干肿瘤
广西刘女士在体检时查出脑干周围长了一个直径为7厘米的巨大血管网织细胞瘤。手术要求肿瘤整块全切,但肿瘤位于脑干,难度大、风险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较高。太和医院神经肿瘤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秦军带领团队用时28小时,成功切除这块巨大肿瘤,刘女士很快康复出院。这项技术仅国内少数大型医院可以开展。
身患3种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一次治愈
许女士身患3种疾病,不仅有30多年的三叉神经痛伴面肌痉挛,还有高血压。近日,她在太和医院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及小儿外科疾病诊疗中心接受了高难度微创手术。术中对她的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和迷走神经进行了微血管减压、松解、游离等操作,术后她身上的3种病症基本消失。该手术在解除局部血管压迫的同时,不破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功能,成功恢复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