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革命烈士陵园
郧阳区学校师生在郧阳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杨家岭1号兴郧路社区杨家山。
郧阳区地处鄂西北,地跨汉水南北,地势显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郧阳相继有4万多人参军参战,2000多人壮烈牺牲。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由原中共郧县县委、郧阳专员公署、郧阳军分区为悼念解放郧阳而牺牲的烈士所建造的。原址坐落于郧县老城沧浪山(又名虎山)。1951年7月1日落成,占地25亩,建筑面积10亩,东西长400米,南北宽125米。主体建筑有三层砖木结构的六角形主亭,层层竖有镌刻褒扬烈士之文和烈士英名的大理石石碑。南北辅亭各一,对称竖立刻有烈士英名的石碑,主亭正前方有仿古精雕牌坊,牌坊书“郧阳烈士陵园”六个大字,主亭前的映壁上仿书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园内绿荫夹道,百花争艳。主亭顶部塑身着绿军装、持枪远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全身塑像一尊。1978年,因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南碑地势下陷。1979年,经报请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陵园迁建于新城正北部杨家岭。新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依山而建,占地100多亩,现主体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亭、杨献珍纪念亭、革命史陈列馆、影像馆和东西仿古四角亭,附属建筑物有览鹰园、护陵墙等。其中纪念碑为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略呈正四棱台型,碑身高24.8米,石碑,镌刻着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1609位烈士英名,馆内还存放着中共郧阳地委、郧阳行署、郧阳军分区、郧阳地直机关、中共郧县县委、郧县人民政府和各界群众团体进献的匾额23块。在仿古碑亭长廊里,篆刻着二七大罢工领导之一的施洋烈士,郧县籍共产党员、百色起义组织者、红8军政治部主任何世昌。陈列室29块展板上详记着丹江口、郧县、郧西、房县、竹山、竹溪等县市革命斗争史,是十堰市史料最完备、囊括面最广的革命史馆。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于1985年被郧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郧县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
党员干部在南化塘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郧阳区南化塘镇,距县城东北70公里,1986年修建。主体建筑有纪念碑1座、纪念亭2个。纪念碑高11米、宽2.2米;纪念亭面积为32平方米。1987年扩建陵园,改建纪念碑,扩建后的陵园占地6亩,改建后的纪念碑高15米、宽2.75米;新建碑文斋,长8米、宽6米、高5.7米,面积为48平方米。碑文斋内竖纪念碑1块,宽2.5米、高1.3米,用万山红大理石精刻而成。1987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为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撰写碑文。徐向前元帅亲笔书写“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1988年2月,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竣工,成为人民群众缅怀先烈,教育后代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郧阳区南化塘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著名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浴血奋战过的地方。
1932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西征,途经南化塘时,全体指战员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与敌军进行了英勇激战,冲破敌人的堵截,胜利转入川陕,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向西北实行战略转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开创了包括南化塘在内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新组建的红七十四师和游击队,从1935年7月至1936年12月,坚持了鄂豫陕边区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6年6月6日,中原人民解放军遵照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进行了中原突围。于7月17日进抵南化塘时,遭到了埋伏在此地和玉皇山一带的敌军胡宗南部队的阻击,我军与敌军展开了顽强搏斗和竭力廛战,摧垮了敌人防线,突出重围。随后,一部转入陕北,大部进到陕南和当地游击队会合,经南化塘激化,中原突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成千上万的指战员和革命群众壮烈牺牲在南化塘。为了继承先烈遗志,教育后代,发扬光荣革命传统,鼓舞人民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谨建设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树碑撰文,以示纪念。
郧阳党史馆
郧阳党史馆
郧阳党史馆展览一角
郧阳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厚,红色记忆励人。为了重温郧阳红色历史、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2020年,郧阳区委决定在郧阳区一中校园内一幢有着悠久历史的红楼一楼建造郧阳党史馆。这栋楼整体为砖木结构,建于1942年,1944年建成投入使用,共二层,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陕南区党委机关报《陕南日报》编辑部曾设在这里,这里还是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阳分校、两郧地干校所在地,也是燕韶九、何世昌、杨献珍、燕若痴、史丁文等革命先驱的母校,更是郧阳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罗开富、国家一级作家梅洁和国防大学正师职教授、大校王永建等一大批能人志士均从这里毕业。2020年,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区档案馆按照区委指示布展“郧阳党史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各个历史时期郧阳党组织的发展史和奉献史,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和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听党话、跟党走。
展馆设有前言、后记和四个主体板块。第一板块主要介绍1921-1927年大革命时期,郧阳早期党员和党组织发展情况,选择了何世昌、杨献珍、王省、詹邦经等10位党员代表按照入党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了简介;介绍了郧阳地区成立最早的党小组——中共安阳镇党小组,还反映了安阳农民暴动等内容。第二板块主要介绍了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鄂豫陕边联队、南化赤卫队、鲍峡赤卫队3支人民武装队伍和红三军、红四方面军在郧阳的战斗情况。第三板块主要介绍了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郧县支部恢复成立和成立抗日救国工作团、中共郧阳联中支部、中共朝阳寺支部、中共郧县中心支部及党组织组织青年参加决死队、开展“一日一分”运动等情况,还介绍了郧县唯一一次与日军的正面交锋——分赃岭上战日军。第四板块主要介绍了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中原军区部队在南化塘时与胡宗南部第一军第一师之间的战斗,还介绍了中共郧县县委、郧县人民政府的成立,陕南区党政军领导机构在郧县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在郧阳成立等内容。
朝阳寺红色教育基地
朝阳寺红色教育基地
朝阳寺又名朝阳观,始建于元代,至今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清朝末年开始在寺庙里办新学,最后一名道士刘和生去世于20世纪八十年代(他同时也是学校的一名教工)。
朝阳寺座落在郧阳区城关镇西北方的响耳河五组,占地约五千平方米,建校一百多年来,人才辈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为中央地下党交通员,后成为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秘书的萧岛泉,他最后任陕西省纪委书记直至退休。
2001年8月23日,十堰市教育局在朝阳寺现场办工,决定恢复重建朝阴寺学校,2002年8月21日破土动工,2003年3月21日竣工,朝阳寺随后被命名为鄂西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郧阳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在朝阳寺成立。1940年5月,时任中共郧县县委书记燕若痴被捕,随遭毒打至死。遵其嘱托,郧县党员张鸿盛等人将地下党组织秘密转移到朝阳寺小学,成立郧阳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以办学教书为名,先后发展地下党30多人,组织农民抗捐、抗丁、抚盐税。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抗盐税人员达2000多人,并取得了胜利。在大柳组织农民暴动,发展农会会员400多人,为新四军陈谢大军送情报,保护、救治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在南化塘战役中掉队失散的伤、病员,并护送归队,同时为郧县的解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郧阳培长报纸博物馆
郧阳培长报纸博物馆
程培长向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报展
郧阳培长报纸博物馆是通过湖北省文物局设立备案,由民政部门颁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的民办博物馆,馆名由原中共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同志提写。该馆位于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展厅面积800多平方米,共收藏有各类报纸5000多种、11万份。收藏的最早的报纸,是1879年清代《申报》,新中国成立后的报纸就更多了,主要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郧阳报》等。该馆收藏的不仅有报纸的创刊号、特刊、停刊号、复刊号、号外,还有3D报、4D报、5D报、金箔报、银箔报、丝绸报、扑克牌报、信封报、名片报、衬衫报、旗报、U盘报、手提袋报、台历报等异型报和趣味报,而且还有获得吉尼斯记录的长达12.4米的世界最长报和只能用放大镜才能读看的中国最小报。
近年来,该馆与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庆祝建党9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祝郧阳解放70周年”等专题报展。2018年2月12日至4月12日,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参加“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集报展”,收到了较好的科普教育效果。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该馆把300多份老报纸分为“建党、建军、抗战、解放、建国、成就”六个篇章,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在我们眼前清晰呈现。《湘江评论》是庆祝建党百年报展中最早的报纸,还有报道党的七大召开的《大众日报》等,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该馆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集报文化体验活动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如举办青少年集报剪报夏令营,开展集报剪报知识培训辅导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之目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20年5月,十堰市科协、十堰市科技局联合授予郧阳培长报纸博物馆“十堰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