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口协作 | “智慧活水”孕育十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倾一库净水,润千里京城
2014年12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汉江碧水折身向北润泽京津冀豫
从此,首都目光聚焦武当
高端智力反哺十堰
6年来,京堰两地携手
开展人才智力对口协作
“智慧活水”
源源不断地流向十堰
为十堰高质量发展
注入了“新动能”
广泛征集 找准痛点
十堰最缺什么?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一语中的:项目资金解得了一时之渴,却解决不了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智力短板。
京堰人才智力对口协作,犹如久旱的大地迎来甘霖。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的作用?让每一个需求单位都“解渴”,关键要在找准痛点上下功夫。
在需求征集过程中,由组织部门牵头,人社、科技、经信、卫健、教育、农业等多家部门配合参与,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分行业组成调研组,召开项目评审会,反复研究、精心筛选,汇总需求1000多条,经过筛选,最终形成需求清单300多条。6次院士专家十堰行共汇总需求超过6000条,形成需求清单1800多条。
精准匹配 无缝对接
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匹配专家是“院士专家十堰行”的重要环节。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十堰绘制的“十堰需求图”,从北京专家人才库、科技项目信息库中寻找十堰所需求专家人才及项目,一一对应,精准匹配。
6次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先后有35位院士和151位专家,赴十堰开展人才智力对口协作。他们中有科技领域德高望重的泰斗,也有成就突出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分别来自汽车工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涵盖十堰“一主四大四新”各个产业。
坚持精细化服务、精细化对接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一名专家联系一个企业,一个市直部门牵头负责一个板块,一名市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一名组织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跟班服务的“五个一”服务模式,让院士专家切身感受到了宾至如归。
各位院士专家深入十堰的车间医院、田间地头、教学一线,生动践行了“京堰一家亲”的丰富内涵。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著名的心血管专家陈方教授从澳大利亚回国后,赶上了北京市卫计委组织的“思源十堰行”活动,直接转飞十堰,连续主持11台手术,其诊疗事迹在十堰广为流传。
陈方教授在十堰主持手术
据统计,院士专家先后深入我市302家企事业单位,提出各类解决方案175个,解决技术难题519个,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32场次,培养技术人才近千名。
十堰亚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顾国彪院士帮助下,研发了“无泵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使公司新能源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年利税增长了3倍;市人民医院邀请付小兵院士、沈岩院士、龙德勇教授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指导手术136例,开展复杂病例讨论30余次,建成全省首家“中国创面修复建设培训单位”;在刘保延院士的支持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医药工作站落户市中医医院,为十堰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顾国彪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医药工作站
跟踪问效 久久为功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6年来,十堰坚持跟踪问效机制,确定项目联系人,扩大效果。
2015年,中国工程院钟志华院士参加“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帮助凸凹模具公司改善“高强度钢板冲压回弹”问题,十堰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委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一道,上北京、下长沙,多次拜访,求贤若渴的诚意感动了钟院士,中国工程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堰站落户该企业。
2019年5月,中国工程院与十堰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咨询中心合作协议》,提出“双百(百强企业、百优产品)行动”工作思路,开展了将国家高端智库先进理念和学术成果与地方需求深度结合的新实践。
为深化交流合作,推动院士专家人才智力服务常态化,两地积极探索成立了“北京院士专家十堰服务基地”,加强对接项目的跟踪问效。目前,有8名院士、40名专家教授受聘为十堰市科学顾问或特聘专家,已建成了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此外,还在十堰挂牌成立北京院士专家十堰疗养基地,先后有2批次79名院士专家赴十堰开展学术性休假疗养。
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得知十堰疫情防控任务重、物资短缺的情况后,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为十堰筹资捐物20余批次,总价值达1700余万元。
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创新开展“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云解答”活动,北京专家通过视频连线为十堰恐龙化工有限公司道路标线智能自动打点设备有关技术难题,北京院士专家的无私援助和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源源不断涌入十堰,有力支持了十堰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百花齐放 春色满园
一花引来百花香,在“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的带动下,高校对接、校企对接、企企对接、医院对接等活动全面开花,人才智力对口协作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十堰四所高校与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签订了“校校”共建协议,实现了两地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
两地80多所中小学校、22家卫生单位结对共建,京堰医院(学校)“思源情”“手拉手”“光彩事业十堰行”等智力合作品牌逐步确立。在北京的支持下,十堰市成为2018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全国分赛区之一,8个项目入围全国“大赛百强”,被授予全国“最佳赛区奖”荣誉称号。
高位推进 保障有力
京堰人才智力对口协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两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进。北京始终把对口协作工作当作自己分内之事,强化政治担当,坚持首善标准,高位推进,持续发力。
北京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率考察团赴十堰考察调研,召开工作座谈会,推动人才智力对口协作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人力社保局等有关领导多次带队参加每年的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推动人才智力对接落实落地。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协作,将其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并出台专门的考核办法,形成大事大抓的工作导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京拜访,深入沟通交流相关事宜。成立由常委、组织部长牵头的工作小组,统筹京堰人才智力对口协作的各项事务,并将市委人才办主任派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挂职,具体负责对口协作项目的沟通协调、优化调整、落实推动等工作。
政府搭台,专家领舞,企业唱戏,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实现了水通、商通、心通,进一步坚定了十堰市广大干部群众保水质、惠民生、助脱贫、促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