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 咱们村来了个“愣头”书记

原标题:党旗飘扬 | 咱们村来了个“愣头”书记

他,黝黑的皮肤,寸头,走路快,说话急……很难与婉约的江南水乡联系起来。他叫万宇,来自江苏,今年35岁,是十堰市公安局的一名党员民警,2016年3月主动请缨来到房县白鹤镇黄杨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三年多。

十堰地处鄂西北深山腹地,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湖北9个深度贫困县5个在十堰,房县就是其中之一。而黄杨村则是市直单位帮扶人口最多、版土面积最大、贫困人数最多的一个村,9个小组的贫困人口达到453户1286人。

万宇,这个从南方城市成长的大男孩,走进黄杨村,看着这大山深处的乡村,令人堪忧的贫困家庭,还有听不懂的方言,他的心里打起了鼓。而村民看到这位第一书记还是一个“愣头”小伙子,也是心存质疑。

土地贫瘠的黄杨村,村民多以种地和外出务工为生,在地里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致富之路在哪里?带着疑问和改变现状的决心,他挨家挨户敲门走访,与大家拉家常,问冷暖。

房县白鹤镇黄杨村驻村第一书记万宇:“怎样让村民既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既住得安,还要住得稳呢,成为我驻村以来思考的首要问题。”

村里山货多,品种多,纯天然,如果通过电商在网上销售,商机肯定不错。他从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入手,先动员村民王伟收购山货,上网开店。农村电商站点注册了,专用客户运转起来,淘宝店铺上线运营起来,竹笋、香菇等产品的生产和采摘过程通过网上直播,也逐步打开了销路。

电商王伟:“当时,我还犹豫,在山沟沟里能搞成电商?没想到万书记手把手教我、支持我,不仅搞成了,现在我做得越来越大了。”

万宇自己也当起了农特产品的“代言人”,在微信朋友圈代销黄杨村特产,每次回城就当起快递员,就连他江苏老家的亲友也当起房县土特产的宣传员。

房县,诗经故里,也是中国黄酒之乡。村民王芳就擅长酿黄酒。为培育致富带头人,万宇帮助王芳成立黄酒专业合作社,申请“陇上泉”商标。

黄酒专业合作社王芳:“万书记想的真周到,为开这个合作社,也不知道他跑了多少次,我感激不尽。”

2017年12月,王芳携自酿黄酒参加26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收获大量订单;2018年8月,获得“十佳黄酒酿酒师”。还带动10余户贫困户入社、务工,增加收入。

随后,土鸡蛋、食用菌等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纷纷成立。电商,为黄杨村农特产品走出大山插上了翅膀。

扶贫先扶智。有两年山区支教经历的万宇,深知教育对孩子的重要。2016年,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黄杨村小学改建一新,硬件设施十分齐全。

要硬件,也要师资。万宇多次到县教育局和镇中心学校等单位联系,促成“湖北山路心路支教项目”在白鹤镇落地生根,三年招募51名支教老师,彻底改变以前只有两名老师的现状。

房县二中赵同学:“万叔叔,虽然我不能走路,但有这么多人关心我、鼓励我、帮助我,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坚强的生活,做个有用的人,报答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老赵一家是深度贫困户,儿子腿部先天性残疾,妻子每天背孩子上下学,他只能就近在镇上打临工养家。得知情况后,万宇通过积极协调和包户干部对口帮扶,让老赵一家享受到低保、民政救助、中国社会扶贫网众筹等政策,自己为小赵购买了喜欢的英语课外书,还通过多方奔走,让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走进了房县二中的教室。

“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 万宇驻村三年多来,黄杨村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进村公路硬化了,自来水进家了,老百姓荷包也鼓了,这个“愣头书记”也越来越受大家欢迎。万宇先后被评为房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十堰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堰市“最美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大山无言 ,逝水无声。白鹤镇黄杨村,万宇依然奋斗在秦巴山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得这块土地上,一路战斗,一路芬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