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减法”,为健康加分
10月16日,省卫计委、省疾控中心等联合开展的“三减三健”全民健康行动拉开序幕。“‘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即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祝淑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表示,“倡导‘三减三健’,远离慢性疾病。”
减少盐油糖摄入,慢性病无机可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食用油为20-30克,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我省18岁以上居民每日人均摄盐量为9.8克,烹调油摄入量为62.5克,远远超标。
高盐饮食,增加高血压、胃病、骨质疏松、肾病等患病风险;油脂摄入过多,则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吃糖过多,导致蛀牙,加速皮肤老化。为此,祝淑珍推荐:
减盐小妙招——
烹调食品时少放盐,少放5%-10%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不妨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尝试用辣椒、大蒜、醋等为食物提味,也可用无盐混合调味料;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少吃午餐肉、香肠和罐头等高盐食品,多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的用量;警惕“藏起来”的盐,比如方便面、速冻食品和零食,有时尝起来不咸,但含盐量却是“杠杠的”;增加钾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酸奶、蛤蜊等含钾食品。
减油小妙招——
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时坚持“定量用油,控制总量”;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调食物,尽量使用蒸、煮、炖、焖、拌等无油、少油的烹饪方法,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减少使用动物性脂肪,或用植物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最好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少吃含“部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奶精”“植脂末”等预包装食品,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减糖小妙招——
减糖要减添加糖,即在食品中添加的蔗糖、果糖、葡萄糖以及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中的糖分,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每100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克,建议不喝或少喝;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婴幼儿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喝鲜榨汁或制作辅食时,不要额外添加糖,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用白开水代替饮料。
口腔、体重、骨骼,关乎一生健康
“除了少生病,大家还应该关注口腔、体重、骨骼的健康。”祝淑珍提醒。
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确定为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之一。保持口腔健康,要做到早晚刷牙,6岁以下儿童,最好由家长帮助或监督刷牙。此外,使用含氟牙膏、少吃甜食、定期口腔检查对保持口腔健康很有必要。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仅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还可以引起呼吸、消化、运动系统障碍,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少食多餐、均衡营养、少食用垃圾食品、坚持锻炼。需注意的是,睡眠不充分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很容易造成肥胖。
而一副健康的骨骼,关乎晚年生活质量。造就健康骨骼,从35岁开始重视钙与维生素D的摄入,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患病机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每天日照20分钟,这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非常关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周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