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村支书鲍喜武筑梦乡村 将土房打造成时尚民宿

一幢幢精致的别墅整齐排开,清新自然。这些别墅将全部打造成民宿,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成不同的风格。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郑皑 图/记者 吕世银

他是“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也是一名85后村支书,他曾在外务工,如今筑梦田野,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4年间,鲍喜武与村民共同见证了黄龙镇斤坪村的蓬勃发展。今后他将继续在这个不到5平方公里的小村庄,一步步把自己的“乡村民俗+田园梦”变成现实。

临危受命,打工仔变成村支书

鲍喜武在十堰市科技学校学习香菇培育技术。

18日下午,记者在斤坪村村委会见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鲍喜武。这个31岁的小伙看上去与一般年轻人无异,但其言谈举止却展现出同龄人少有的务实和稳重。

鲍喜武是斤坪村人,此前一直在外务工。2013年8月,村里矛盾纠纷不断,“群龙无首”之时,他临危受命,意外成为村党总支书记,当时的他只有27岁。

斤坪村是黄龙镇的“东大门”,位于316国道旁,2013年之前,该村村情错综复杂、基础设施落后。4年过去,在鲍喜武和其他村干部、村民的努力下,这个总面积仅有4.8平方千米的小村落生机盎然、宜业宜居,并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宜居村庄”、“市级文明生态村”、张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果4年前没有回到家乡,我应该还在外务工。”鲍喜武介绍,年轻人到农村发展也大有可为,目前,斤坪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5岁,大家思想统一,十分团结,共同立志要在农村做出一番事业。

敢想敢做,143栋别墅拔地而起

斤坪村将成为集休闲、观光、科普、美食、住宿等多业态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斤坪村经过道路硬化、管网改造、河道治理、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后,村居环境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斤坪村成立黄龙青新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86亩,建设斤坪现代农业示范园,扶持建成农家旅馆13户,精品奶茶店1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见规模。然而,鲍喜武想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鲍喜武告诉记者,斤坪村的生态环境不错,大力发展工业和养殖业会适得其反,要实现长远发展,还得借助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发展成果整合为旅游产业链,一度令他寝食难安。

不久后,一次在外学习的机会,鲍喜武近距离接触到“民宿圣地”莫干山,其业态蓬勃壮大使他震撼,“莫干山民宿是一个商业奇迹,我觉得斤坪村也可以做。他们依托景区,而我们本身就在乡村,只要建好民宿和周边配套,就能打造出理想的山乡生活环境。”

说干就干!2014年,鲍喜武邀请相关部门科学布局,打破村民看方位、测风水的旧习惯,为斤坪村民宿发展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划,并设计了统一的建房图纸。两年后,村里最终扶持农户在316国道旁、人文湿地周边自建别墅143栋,新增流转土地220亩。

筑梦田野,将民宿打造成家的模样

房前屋后处处是景。

鲍喜武介绍,这143栋别墅将全部打造成民宿,目前还没有开始装修,“我们打算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成不同的风格,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站在斤坪村村委会大楼前放眼望去,一幢幢精致的别墅整齐排开,清新自然,与一旁的黄龙壹号生态园相得益彰。“现在看起来正确的决策,起初实践时也是困难重重。其中最难的,就是向村民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据了解,建星级农家乐时,有村民在临场施工时不同意用碎石拼接,坚持使用大理石装修,施工陷入僵持阶段,“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不理解。无奈之下,我想出一个办法,直接带他去其他地方看这种碎石拼接的整体效果,还打印了一些网上的效果图给他看。最终,他认可了我们的思路。”

鲍喜武说,今年,斤坪村完成了美丽乡村二期旧316国道提档升级项目和邹家院、白腊沟片区重点打造项目,三期新316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所有规划实现后,斤坪村将成为集休闲、观光、科普、美食、住宿等多业态为一体的美丽乡村,“要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

斤坪村距离十堰城区仅有30分钟的车程,如何将这143栋别墅打造成家的模样,吸引更多城区居民,是鲍喜武近几年急需做的事情。“今后,我希望将斤坪村打造成一方净土,房前屋后处处是景,让城区通往村里的道路成为一条城里人的回乡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