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奋斗。”
——《平凡的世界》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发生在十堰的真实故事,朴实而感人。
01
他叫田荣庆,今年60岁,十堰西城经济开发区草店村六组村民。
住的是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被白蚁咬得斑斑驳驳,家中唯一的家电是一台电视机。
田荣庆和老伴靠种菜卖菜为生,至今已29年。仅有的5分多菜地,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
早上4点起床,把菜从大西沟挑到花果去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多年。
后来路修好了,就买了辆三轮车。现在,他依然是天不亮就起床,骑着三轮车去花果卖菜,每天卖菜收入只有20多元钱。
除了种菜,家中没有其它收入,每月的收入只有800多元钱,家里人一天三顿吃的都是红薯面疙瘩。
老田卖了3天菜攒下的钱
后来,这样一个贫寒的家庭,出了两个大学生。
2002年,他的女儿被武汉工业大学录取。2005年,儿子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
我们都是为了生活拼命努力的平凡人,但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努力奋斗,变成最闪亮的星,温暖照亮身边的人。
02
孩子们考上大学,学费怎么办?田荣庆犯了难。
他四处找亲戚借,还是不够。就在他为孩子的学费着急时,团市委给他家送来2000元助学款。
“这笔钱对我家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而且2000元对我家来说是一个大数目。”
田荣庆的女儿上的是“4+3”,大学要读7年。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这对于一个菜农家庭来说,负担非常重。
“那时候我不知道在家里哭了多少回,每个月都为孩子的生活费发愁,恨不得地里的菜刚长出苗就拿去卖。”回忆起那时,他老伴忍不住抹泪。
田庆荣女儿参加高考时,分数不是很理想,因为平时表现不错,享受到10分加分,被武汉工业大学录取。
“女儿上大学时,享受加分政策,够我们感激一辈子了,儿子上学时,政府又送来了资助款,这两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他说,“等有能力了,我就要回报社会。”
有时候,我们拼命努力,即使不能成为最耀眼的那一颗星,但只要能成为子女心中的大山与臂膀,帮助子女撑起一片天空,那么这样的努力就是熠熠生辉的。
03
10年后,也就是2015年,田荣庆第一次走进十堰西城经济开发区政府办公楼,把228元钱交给工作人员。
“除了两张百元钞票,还有28张1元的纸币。”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记忆犹新。
经过家门前的石子路时,他舍不得骑车,怕磨坏车胎
“他还给我们写了一封信,说大家帮过他的孩子,所以他要捐钱,而且要连捐10年。我们当时都不相信,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2016年,田荣庆第二次捐钱,234元。都是零钱,也是他卖菜攒下来的。
本月,他第三次捐钱,303元。对于田荣庆的3笔捐款,开发区都登记造册,由开发区团委送到贫困学生手里。
每次捐完钱,他便匆匆离开。他还要把菜拉到花果市场去卖,早点去能卖个好价钱。
“2008年,村里看到他家实在困难,就给他办了低保。2013年,田荣庆对村里说,他两个孩子都毕业工作了,负担比以前轻了,主动退了低保。”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别人给我捐过钱,我就要加倍去回报。”
●田荣庆还经常把菜送到开发区政府食堂,他怕食堂工作人员不要,每次都说菜钱区政府已经付了。“食堂工作人员经常说,一个老头来送菜,说给过钱了。后来我们了解,菜都是他送的,怕我们不收,就骗食堂说给钱了。”
●去年10月,十堰晚报报道了家住叶大乡的29岁小伙周太贵骑摩托车时不幸遭遇车祸。田荣庆看到后,专门来到本报编辑部,拿出平时存下的265元钱,请记者转交。
●“他这个人热心,村里哪家有事,喊一声,他立马跑去帮忙。”同组村民介绍,前几年,村里有个70多岁的五保户,摔了一跤后躺在床上不能动,田荣庆端茶倒水伺候了5天。
●“他家周围的几户人家,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平时都是他在照顾。冬天的时候挑水,喊一声就来了。”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实诚人。
田荣庆说,他经常教育两个孩子,无论将来怎么样,都要知道感恩。
当你还在抱怨生活的时候,这些最平凡的人,已经在用自己的善良,温暖着这个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