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雨雪大风寒潮天气 十堰启动雨雪冻害三级应急响应

 

22日,寒潮如期抵达十堰,全天最高气温只有3℃左右,午后气温持续走低,最终降至冰点以下。雨水、雪粒和雪花接连降下,十堰十堰城区今冬的这场初雪,就这样湿漉漉地飘落了。

下了一夜的雪,23日早晨,汉江师范学院校园银装素裹。图/记者 刘成臣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谢媛媛 报道:针对十堰近期雨雪大风寒潮天气及后期趋势,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紧急通知后,市政府应急办发布应急方案,十堰第一时间启动雨雪冰冻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根据市气象局发布的《重大气象信息》,21日夜间至23日,十堰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寒潮天气,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气温将下降12℃—14℃。全市大部分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积雪深度一般3至5厘米,局部达8厘米以上,最低气温大部降至6℃—4℃。按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危害程度,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警的分级标准,已经达到较大级别(III级)。

应急方案指出,立即启动《十堰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加强预测与预警。市发改委承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指挥部办公室职责,负责指挥调度和信息汇总、上报等职能;市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每天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及社会公众发送监测预报信息;市交通运输、农业、铁路、电力、通信、商务、粮食、农业、住建、卫生、公安、民政、环保等部门加强本系统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准备;市新闻单位滚动播报预警信息。

一旦灾害发生,参加应急响应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应在1小时内提升响应级别,主要领导到岗指挥,增加应对措施。市交通局、公安局、住建委、综合执法局要积极组织开展交通疏导和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确保通讯畅通和出行安全,视情况适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对重点区域或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市农业、畜牧部门要负责种植业和养殖业冻害监测,指导各地做好防冻防压准备工作,制定灾后补救措施,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市民政局要负责灾情的收集、上报和核查工作,负责申请、管理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负责组织协调灾后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市经信委要组织供电公司保障电力供应,确保重要部门和地区用电,组织电信运营企业进行灾区受损通信设施抢修;市卫计委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救灾防病应急队伍,随时准备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救灾防病和卫生防疫工作;市商务局要组织灾区各类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组织粮、食用油、肉、蛋、菜、燃料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市粮食局要做好灾区粮食市场的调控和供应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粮、油供应;市工商局要依法打击囤积货物、欺行霸市等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重点加强灾区食品、食用农产品以及灾后重建所需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生活生产必需品的市场管理。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检查,做好应急准备,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解除后,指挥部办公室应组织专家组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核实、评估,形成灾害评估报告并报指挥部。

 

22日这场雪 脚步虽慢却未爽约

不过雪姑娘只是“打酱油”,未来3天气温将逐步回升

昨晚,丹江口市的降雪组件增大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章新俊 谢媛媛 何利 蒋辉 闵波 图/记者 李寅 何利 通讯员 王启迪

22日,寒潮如期抵达十堰,全天最高气温只有3℃左右,午后气温持续走低,最终降至冰点以下。雨水、雪粒和雪花接连降下,十堰十堰城区今冬的这场初雪,就这样湿漉漉地飘落了。根据预测,未来3天,十堰气温将逐步回升。

十堰城区初雪如期而至

茅箭区东沟景区以被积雪覆盖。

22日是“小雪”节气,很多市民原本以为早上一起床,就能看到街面上白茫茫的一片,结果事与愿违,让大家以为期待已久的降雪爽约了。

就在大家对降雪不抱希望的时候,天气在上午出现了变化。细心的市民发现,22日上午10时以后,天空飘下了雪粒子,打在身上和伞上,啪啪作响。气象部门表示,这并不是雪,专业的叫法是“霰”(xià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有些地区叫雪籽、雪糁。

昨天的雪,可谓让大家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变为惊喜。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也下降得厉害,把人冻得直打哆嗦。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分析,昨天全市各地的气温纷纷降至0℃以下。

郧西湖北口坎子山的积雪十分明显。

22日,最先出现雨雪天气的是郧阳区。紧接着,十堰十堰城区、郧西县、丹江口市陆续出现雨夹雪。到22日下午,雨夹雪有所停止。不过,下午2时许,房县开始飘起雪花,竹溪县和竹山县也出现雨雪天气。

下雪总会伴随着阵阵惊呼声和欢呼声。昨晚6时50分许,十堰城区终于迎来降雪,漫天飞舞的雪花,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很多市民的朋友圈被下雪的图片刷屏了。

冷空气南压受阻致降雪稍晚

原本预测的这场降雪应该从22日凌晨就开始出现,但直到22日晚上十堰城区才降下雪花。对此,市气象台台长夏金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暖湿气流比较强盛,冷空气南压受阻,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没有预期的那样快速降到0℃以下,因此导致降雪稍晚。

这样一来,降雨量就比预期的要大了一些。22日上午,十堰大部分地方的地表温度都在0℃以上,降雪落地即化。尤其是十堰城区,很难形成明显的积雪,所以市民看到的雪,也比实际降雪显得更小。“山区、高海拔地区,积雪应该更加明显一些,但关注度没有城市降雪那么高。”夏金介绍。

气象监测显示,由于之前出现了降雨,雪花落到地上就化了,自动监测站没有监测到积雪的厚度,因此并没有掌握到纯雪的气象数据,不过还是有局部地区出现了大雪。从降雨量来看,截至昨晚7时,房县的降雨量最少,仅1.1毫米;郧阳区的降雨量最多,达到了16.7毫米;其他依次是丹江口市10.8毫米、竹溪9.2毫米、郧西8.5毫米、十堰十堰城区6.3毫米、竹山7.1毫米。

部分乡镇和山区有积雪出现

昨晚,记者采访各县市区的降雪情况了解到,各县市区十堰城区的降雪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大,部分乡镇和山区有积雪出现。

昨晚6时40分许,武当山特区普降大雪,雪花飞落, 武当山景区立即披上了银装。武当山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从22日凌晨开始,武当山就迎来了降雪,但由于降雪量不大, 经过一夜的积累后,树上、道观屋顶上才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昨天白天,景区内陆续出现雪粒或雨夹雪。晚上6时40分左右,武当山普降大到中雪,截至晚上9时,降雪仍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工作人员介绍,今早景区将提前派出探路车到各个景点勘察路况,视道路情况再决定景区观光车能否运行。如果存雪量较大,景区将立即启动扫雪车清理道路,同时组织工作人员除雪铲冰,保证游客顺畅通行。

记者从丹江口市获悉,从22日中午开始,丹江口市的大沟林区率先开始降雪,到22日傍晚,丹江口市十堰城区、土关垭等地陆续出现降雪。从晚上7时30分左右开始,丹江口市降雪量逐渐增大,虽然路面上的积雪并不明显,但一些房顶和车顶还是能看到积雪。

竹山县的这场降雪则从昨晚7时许开始。竹山县的大部地区由小雨转为降雪,其中官渡、柳林及部分海拔较高的区域有中到大雪。昨晚截至发稿,该县未发生由大雪引起的交通事故和灾害情况。竹山县交通局表示,今日双台乡三关隧道处的道路可能结冰,路过车辆应小心驾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郧西县城的降雪从22日下午5时开始,但基本没有存雪。不过,郧西县湖北口坎子山早在前日下午就迎来了降雪,到昨晚已有三四厘米厚的积雪。马安镇、观音镇等大部分乡镇的高山地带出现了积雪。

此外,郧阳区、竹溪县、房县等地的十堰城区也出现了降雪,但积雪十分有限。

雪姑娘这次只是“打酱油”

很多市民会觉得,“小雪”节气容易出现降雪,但从近10年来的气象数据来看,这是大家的错觉,老天爷轻易不会配合这一节气,因此今年两者的“相遇”就显得很特别。

不过,据夏金介绍,雪姑娘这次降临十堰是来“打酱油”的,她的脚步来去匆匆,随着冷空气的离开,十堰的降雪将停止。根据预测,今天十堰为小雪转多云,最高气温1℃到2℃,最低气温-2℃到0℃;明天为多云天气,最高气温3℃到4℃,最低气温-5℃到-4℃;后天也为多云,最高气温6℃到8℃,最低气温1℃到2℃。

22日,气象部门已经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计今天十堰大部地区将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请注意防范。还需要提醒的是,未来3天,受辐射降温影响,最低气温依旧比较低,主要是出现在早上上班之前,早起的市民应注意防寒保暖;从白天的气温来看,整体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

气象部门还提醒,老人、儿童等体弱者应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驾车出行的市民尤其应该注意道路结冰打滑,尽量慢行;走路出行的市民也应注意防止滑倒。

 

十堰发布寒潮出行预警

五条岭、柳树垭、土关垭、雷峰垭等高寒路段要谨慎驾驶

省高警郧西大队联合路政部门在十漫高速公路摆放警示牌,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杨建波 罗伟 李寅 特约记者 熊伟 通讯员 陈霞

图/记者 李寅 特约记者 刘铭炀

随着今冬首次寒潮到来,市公安交管局22日发布预警提示,司机在通过235省道(十房路)五条岭、柳树垭、316国道丹江口境内土关垭、209国道郧阳区雷峰垭等高寒路段时,要注意减速慢行。记者22日获悉,十堰多部门积极应对,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山区、高寒路段行车要谨慎

汉十高速公路十堰东因下雪封闭。

十堰地处山区,根据以往的情况,每当遇到雨雪天气时,235省道(十房路)五条岭、柳树垭、316国道丹江口境内土关垭、209国道郧阳区雷峰垭等高寒路段,道路易出现结冰、积雪现象,尤其是夜晚到上午时段,市公安交管局提醒司机经过这些路段时注意减速慢行。

农村山区道路通行条件差,弯坡、临崖路段多,遇雨雪天气泥泞湿滑,易发生翻坠、侧翻事故。行经农村山区道路,要减速慢行,切莫超速、占道、抢行,遇弯道视线不良路段提前鸣笛示警。

高速公路行车,侧滑、刮蹭等轻微事故易引发多车连环相撞恶性事故,高速公路上遇突发事件停车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白天三角警示牌摆放在车后150米处,夜间摆放在250米处。

全市交警全部支援一线保畅通

22日上午,根据冬季恶劣天气的特点,交警二大队开展对亨运长途客车、旅游车进行检查,确保恶劣天气下车辆安全行驶。与此同时,十堰交警启动全市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案,机关所有科室及民警按预案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确保警令、通讯畅通,随时增援一线应急保畅。

各地交警部门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管理、路政和养护、施救等部门的协作,督促相关部门调集准备专业的装备、设备、物资和足够的人员、力量,及时有效应对恶劣天气以及因恶劣天气产生的事故、结冰、滞留等问题。同时加强与省际、市际、县际交警部门的联勤联动,加强信息互通,严防主要道路发生大范围交通拥堵。

在桥梁、隧道、弯道、坡道等易积雪、易结冰、临水临崖重点路段管控;紧抓十堰城区上下坡、人车密集点、十字路口、转盘、高速公路路口等交通易堵点,加强交通指挥疏导,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行。交通事故快速出警、快速施救、快速勘查、快速清理、快速恢复,确保不发生次生事故。

同时,交警还通过电台、电视台、“两微一端”、道路电子显示屏等,及时开展恶劣天气预警宣传引导提示。高警通过道路沿线可变情报板、车载电子显示屏等,提示恶劣天气最高限速,保持安全车距,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动态发布主要道路交通状况、管制和分流措施等情况,引导驾驶人合理选择出行路线。

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应对

针对雨雪天气,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应对,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市公路管理局已经成立应急小组,形成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加强公路巡查。针对重点桥梁、隧道进出口等积雪冰冻部位实行专人值守等。

亨运集团所属三大公路客运站已采取应对雨雪天气的各种措施,对每一辆出站客车实行严格检测,车况不过关严禁上路。一旦持续降雪,高寒危险路段安排专用车辆带路并组织客车结伴通过。

市城市公交集团启动清晨探路巡查制度,调派公交安全员、稽查员等200余人分片分线路开展早间探路巡查。

汉十高速22日晚全线封闭

记者22日晚从省高警十堰大队获悉,因气温低,路面结冰,汉十高速双向全线封闭。高警提醒,司机出行前最好拨打电话咨询,全省高速公路24小时路况咨询电话:027—96576。省高警十堰大队电话:5664122。

链接

冰雪路面行车应“四缓四慢”

冬季冰冻、雪、雾等恶劣天气频发,驾驶人应尽量避开早晨和午夜雾气多发时段。遇恶劣天气驾驶车辆,要正确使用灯光,降低车速,保持车距,谨慎驾驶。

冰雪路面行车务必做到“四缓四慢”。一是起步缓,慢抬离合轻踩油门,缓慢起步;二是转弯缓,慢打方向,慢速转弯;三是制动缓,缓踩刹车,慢慢停车;四是心态缓,遇有道路情况复杂,心态要保持平和,慢开车,不超速。

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减小,附着力下降,如果速度过快、转弯过急、突然加速或减速,易造成侧滑及方向跑偏,重心较高的客货车易发生翻车。尤其是在山区冰雪路面行车时,要做到“缓加油、轻减速、慢转弯”。

驾驶车辆行经弯坡路段,遇路面湿滑,对前方路况不明时,要稳握方向盘,轻点刹车减速。转向时适当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避免车辆侧滑甩尾。 

山区S形道路雾天易出现追尾,应尽量避开清晨和午夜雾气多发时段途经S形道路;如进入有雾区域,应开启雾灯、示廓灯,必要时开启近光灯,沿着标线保持方向,防止跑偏;在不确定前方情况时,用喇叭提前示警。特别是农村地区接送儿童、学生的驾驶人,要小心谨慎、安全驾驶,不超速、不超员。

另外,冬季行人普遍穿深色衣服,横穿马路时,很多司机会因为光线不好而看不见穿深色衣服的行人。行人夜间横穿马路时,尽量走斑马线和过街天桥,不要抱有汽车会刹车或者躲开你的侥幸心理。

冬季戴连衣帽过马路存视听盲区,行人尽量戴单帽,不要戴连衣帽,过马路时最好先把帽子摘下,看清楚周围的交通状况再通过。

 

十堰城区多个小区提前供暖

昨日8时,世纪花园物业工作人员打开供暖设备阀门,为小区供暖。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曾雨 图/记者 刘成臣 报道:22日,十堰城区降下今冬首场雪,取暖成为市民关心的头等大事。目前,两家热电企业供热能力充足,用户可随时开通暖气。据了解,十堰城区包括世纪花园、半山尚、四方新城在内的多个小区已提前供暖。

22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岳路世纪花园张先生家里,刚一进屋,迎面就涌来一股暖流,很温暖。据张先生介绍,22日8时许,他们小区就开始供暖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升温后,他家的室内温度已达到21℃。“家里很暖和,只穿件单衣就行。”

据翔龙世纪物业公司经理洪波介绍,该小区原定在11月底开通暖气,采暖期为3个半月,但物业根据降温情况,提前在22日8时将暖气开通。

洪波表示,该小区暖气收费每平方米每月不到6元,用于小区集中采暖及日常对采暖设备的日常维护。“小区共有业主638户,其中,采暖用户达到615户,其余23户因房屋闲置等原因并未采暖。”洪波介绍,该小区的采暖率达到95%以上,将热能损耗降到了最低,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除了世纪花园外,截至22日,半山尚、四方新城、张湾医院、六堰建行工行、中央华府、检察院(供办)、黄龙滩电厂小区、武当国际园、国税局(朝阳路)、香格里拉、领秀朝阳也相继供暖。

记者从两家供热企业获悉,目前,十堰城区供暖仍以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医院等为主,如市民服务中心便在21日开始供暖,随着气温逐渐走低,12月初将是商业小区供暖高峰期。

 

应对气温突变 做好蔬菜储备

十堰蔬菜采购量昨增加超20%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蒋辉 吕世银 报道:冬季雨雪天气,稳定的蔬菜供应量和平稳的蔬菜价格,一直是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了解到近期寒潮来袭的气象信息后,十堰市蔬菜贸易总公司除了保证储备耐储存蔬菜7天供应量外,22日蔬菜采购量同比增加20%以上。

市蔬菜贸易总公司副总经理袁柳告诉记者,日前,十堰储备了至少3000吨耐储存蔬菜,足够保障全市7天的蔬菜供应。

22日,神定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共约采购土豆500吨、冬瓜150吨、南瓜80吨、洋葱200吨,这些耐储存蔬菜的日采购量与同期相比增加了20%以上。

另外,为了保障叶类菜的供应,市蔬菜贸易总公司从河北调入大白菜400吨。

“通过多措并举,即使面对连续雨雪严寒天气,十堰蔬菜的供应也能保持稳定状态。”袁柳分析道。22日,十堰各大市场主体从神定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批发的蔬菜量比以往增加了15%,但这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我们一直非常关注气温变化,提前制定预案,积极做好蔬菜储备。”

 

十堰电网启动寒潮黄色预警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鲍欢 通讯员 郝金鑫 何熊军 报道:受寒潮影响,21至24日,十堰地区将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日平均气温5℃左右。恶劣天气下,国网十堰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寒潮黄色预警响应机制,确保寒冷天气下供电保障措施到位。

记者22日从国网十堰供电公司获悉,11月21日16时30分,该公司已启动寒潮黄色预警响应机制。为做好低温雨雪天气下的供电保障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该公司加强电网负荷潮流和供电设备的运行监控,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做好极端天气下的事故预案,对关键设备和重点地段的巡视力量,尤其增加了对220千伏重要输电线路的巡视密度,落实输变电设备防冻、防冰闪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

除此之外,国网十堰供电公司组织人员统一巡视和检查重要用户供电设施,全力保障电气化铁路、公共汽车站等重要交通设施的供电正常,做好雨雪天气下指挥协调、现场组织、人员队伍、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应急处置和抢修恢复准备,储备充足的抢修物资及器材装备,配备充足的抢修人员,提前检查各类车辆覆冰防滑措施。

目前,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已全面做好各项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各级电网防寒应急工作人员已全部坚守岗位,实时监测寒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消除突发电网故障情况,全力守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