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课堂上我们就学过:中国有一座“汽车城”十堰。十堰能够从原先的山村小镇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就因为它是曾经的东风汽车集团(原第二汽车制造厂)总部、现在的东风商用车总部。而二汽能够定址十堰,是在经历了多年的选址争论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于1968年11月19日作出批示:二汽就在湖北十堰地区进行建设。
早在1952年,一汽的建设方案确定后,毛泽东就曾指示要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二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着手筹建工作,并在武汉成立了二汽筹备处,但在1955年春,国家建委等部门认为武汉虽然工业基础好,但是战略纵深不够,因此否决了武汉的建厂方案。
1955年9月,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决定将二汽厂址由武汉改为成都东郊,并在此处建设了近2万平米的职工宿舍,然而由于高层对于二汽规划的争论,这一次的筹建工作被迫下马。1958年6月,二汽建厂的计划又被提起,一机部汽车局在湖南省展开了选址工作,但是因为当时国家财政紧张,该计划最终也没能落到实处。
时间进入到60年代,中苏关系急转直下,为了防备北方苏军的武装侵略,增加工业设施的战略纵深,毛泽东提出了“三线建设”的规划,二汽的建设在此时第三次被提上日程。根据国家方针,选址要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在当时“准备打仗”的思想下,工厂要建设在三线地区的深山中,但作为一个汽车企业,又需要交通便利才能便于生产销售。
1965年底二汽筹备处成立,此后各项工作迅速开展,选址自然又是其中的首要问题,为此,筹备处工作人员主要围绕建设规划中的铁道沿线,走访了四川、贵州、湘西、鄂西、陕南地区的20多个县,最终将厂址确定在鄂西北郧县的十堰一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零开始的二汽(东风)和曾经的小镇十堰已经分别成为了中国汽车集团以及汽车工业基地中的佼佼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