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流满面!一次特殊的作业,十堰这些学生娃看哭了

云上十堰讯 记者 张贞林 报道:5月12日,是母亲节。柳林小学六(1)班班主任陈锐给学生们布置了一次特别的作业:看纪录片《生门》。完成作业的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赐予他们生命的妈妈,是多么的伟大!在观后感里,孩子们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

全班学生看纪录片《生门》,感受出生

一扇产房门,连接两个世界。孕妇被推进去,出来时,将一个新生命带到人世间。

无论在全国哪个医院,每个妇产科的产房外,总能看到熟悉的一幕:一群群亲友盯着门口,在焦急等待好消息的到来;然而在那扇门之后,每天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却往往不为人所知。

5月12日,是母亲节。在上周五,柳林小学六(1)班班主任陈锐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利用周末时间看纪录片《生门》,感受我们的出生,给妈妈画一幅漫画,并写上观后感。

陈锐说,每个生命都是奇迹,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在母亲节这天,选择让学生们观看《生门》,是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亲”这两个字的重量,让学生们懂得感恩,多理解妈妈的辛苦,多与妈妈沟通。

《生门》是一部关于女人的纪录片,是陈为军导演花了3年时间,在武汉中南医院拍摄40位产妇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感动万分。记者了解到,上个周末,该班学生在家里,在电视、电脑、手机上,观看纪录片《生门》,有的是一个人看,有的则是和妈妈一起看。

学生们泪流满面,纷纷留言感恩伟大母亲

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看完纪录片的孩子们,大都哭得泪流满面。不少学生在观后感里写道:“‘妈妈’这两个字叫起来很轻,可她的背后却藏着无穷的爱,而我们,一点点的长大,能做的就是好好地爱她。”

学生刘子畅写道:看了《生门》之后,我才知道做妈妈非常的辛苦,生我们的时候第一关就是疼痛。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被诊断为巨大儿,不能正常分娩,只能采用剖腹产,这样妈妈在手术之前不能吃饭,连水都不能喝,又饿又渴。我看到过一个关于疼痛的分级,共12级,其中分娩痛是最高的12级,虽然妈妈打了麻药,可是麻药药力过后,按医生的要求,必须尽快让肠道开始恢复蠕动,因此不能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必须经常下床活动,这种疼痛真不是我能想象的,妈妈说因为打麻药做了腰部穿刺,留下后遗症,这么多年,每逢刮风下雨天气,腰部就非常疼,这都是因为我的原因,好想有一种药能治好这种后遗症。妈妈生我的第二关是催乳,不然我吃啥?因为是提前一周进行的剖腹产,因此妈妈的奶水不足,需要催乳才能够我吃的,我出生可是8斤9两,那饭量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妈妈为了能增加奶水,各种偏方都用了,有的偏方吃了恨不得要吐,但是妈妈仍然坚持下来了,不然我可就没饭吃了。”

学生赵文渊给妈妈写一封信。他说:“我要感谢12年前,您10月怀胎忍着剧痛把我生下,把我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耐心的教导。3年前,您生了一场大病,可是当时我没能及早发现,并把你送到医院里。我很自责,错过了抢救的机会,是我对不起妈妈。妈妈,10月怀胎,终生难报,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

学生张智量看了《生门》后,他说:“我谢谢您忍受那么大的痛苦,把我和弟弟生下来。看了《生门》以后,我明白了当母亲和父亲的不易。令我感动的还有34床的那个母亲,他们本来是在农村又没有钱,那个母亲又有糖尿病,那个父亲只好到处借钱,最后甚至把房子抵押了,贷款2万元把大人小孩都保住了。看到这儿,我深深地感到了当父母的不易。所以我想感谢我的父母,我以后一定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妈妈,我以后再不惹您生气,让您每天都开开心心,愿您每天工作顺利,愿您越活越年轻。”

学生谌曦煊也对妈妈说:“以前我学习总是不认真,但您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我,晚上陪我熬到十一二点。您也不喊苦喊累,母爱是最伟大的,我永远爱着您,我的母亲。感谢您的养育之恩,您辛苦了!”

学生姚居远写道:“看了《生门》这部纪录片,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生子这一艰难而又危险的过程。妈妈,您为了生下我,忍受了多大的疼痛啊!为了这个家,您默默付出了很多,任由岁月在您脸上刻画。每天您忙进忙出,任由粗糙的纹路在您娇嫩的双手上留下痕迹。那双手曾经拍哄我入睡,也曾在我跌倒的时候把我扶起,还曾烧出一道道好菜。我常常想着要独立,就像小鸟脱离鸟妈妈的保护,去独自飞翔一样,再也不需要您那双手的保护了。我开始叛逆,不听您的话。有一次我还跟您争吵顶撞,爸爸告诉我您非常生气,在背后默默流泪,半夜都睡不着觉。但是您还是原谅了我的无知,第二天依然早早起来为我做好早餐,目送我上学。我发现无论我长多大,您对我的爱依然不变,那份爱总是藏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您每天劳累的身影依然是令我无法释怀的风景,今天我要大声告诉您:我爱您!妈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