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过春节!十堰这3个家庭带爸妈玩点不一样的

屈女士的母亲很喜欢在海南过冬,不仅身体康健,而且精神头更足了。照片由当事人提供。

云上十堰讯 记者 罗毅 报道:春节临近,如何让父母过一个特殊的年节?特别是对于那些岁数较大的老年人,怎样才能让春节更有意义?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我市的3个家庭,看看他们为父母准备了什么样的春节“大礼包”。

“候鸟”群体:给父母一个温暖的春节

十堰的冬天寒冷,每年冬天,都有一些十堰人选择到海南过春节,等十堰暖和了再回来。这个群体也被称为“候鸟”。

2018年11月底,市民屈女士一家也成了“候鸟”群体中的一员。考虑到母亲已80多岁,在十堰过春节太冷,再加上母亲从没去过海南,屈女士便想带着母亲到海南过一个春节。于是,屈女士联系到了琼海县的一处房屋,租了3个月,一家3口到琼海过节。

“母亲在海南特别高兴,这里温暖如春,空气质量也好,风景优美,让人赏心悦目。”屈女士说,在琼海,母亲虽然腿脚不方便,但逛街的兴致很高,喜欢到处转转,“精神状况比在十堰的时候好多了”。更让屈女士欣慰的是,以前每年过春节,母亲总会有头疼脑热的情况发生,如今在海南快两个月了,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好。屈女士说,来海南之前,本打算选家酒店住,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选择了一处民居。两者一比,不仅能省一笔钱,更主要的是可以自己做饭吃。“母亲吃惯了家乡菜,自己做饭更方便些。”

屈女士的兄弟姐妹们得知母亲到海南过节,也把海南当成一个临时的家:大家隔段时间就去海南玩几天,陪一陪母亲。“春节的时候,弟弟一家也要来海南,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屈女士说,原本担心母亲去海南过春节会有些不适应,哪知道母亲特别适应海南的生活,“这个选择太对了”。

在琼海的这个小区,屈女士经常能看到操着不同口音的老年人,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海南过春节的。“十堰的也有。我认识的一个十堰人,连续20多年到海南过春节。”屈女士说,在海南,很多老年人和母亲一样变得愉悦,变得放松。母亲在海边散步的时候,面对着大海、蓝天、白云、椰子树、鲜花,她常说“我太幸福了”、“这就是天堂啊”。

“我们做儿女的,看到母亲在海南这么开心,真后悔前几年没有带母亲来。以后,我们还会再带母亲到海南过春节的。”屈女士说。

旅游过节:带着父母感受不同的年味

16日,在市民张大爷的家里,72岁的张大爷和老伴高兴地憧憬着春节的旅游:儿子终于有时间带着全家旅游过春节了。

张大爷和老伴退休前都是东风公司的职工,两个儿子一个在十堰,一个在上海。平时,两个儿子工作都忙,很少有时间陪在他们身边。特别是在上海的小儿子,在一家公司做技术研发,一年中只能回十堰一次,过春节也经常回不来。“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个年,实在太难了。”张大爷说。

今年,张大爷的大儿子张先生终于把手头的工作放了下来。“前几天看了十堰晚报微信的一篇文章,说一个人一生中陪父母的时间,只是一个方块里的一个小格子,太少太少了。”张先生说,由此他想到了父母,“父母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我能陪他们的时间还有多少?”他回忆起往年春节,自己天天有应酬,根本没时间陪父母吃顿饭,忽视了父母的感受。他决定,今年春节一定要好好陪父母,带他们到各地去转转,感受不一样的春节。

“计划腊月二十九从十堰出发,先去上海,在弟弟家里玩两天,然后和弟弟一家到江苏、浙江转一转。”张先生说。父母得知今年要去旅游过春节,也格外高兴,两人在家准备了很多东西,有路上吃的用的,给小孙子带的礼物,甚至感冒药也准备了一些。看到父母这么着急地忙前忙后收拾物品,张先生更是感到惭愧,之前过春节真是忽视了父母的存在。

“其实上海、江苏等地,我和老伴之前就去过,最近10年我们很少出门。这次不仅可以去小儿子家里过春节,还能到处转一转,很开心。”张大爷的老伴笑呵呵地说。张大爷也说,一家人终于有时间团团圆圆聚在一起过个春节,“其实旅游是次要的,主要是一家人都齐了”。

感恩之行:帮父亲实现一个心愿

今年春节,市民李先生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带77岁的父亲到福建去,看望一位老战友。

李先生的父亲是河南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作为一名铁道新兵,随部队来到武当山修筑襄渝铁路。在部队里,他结识了来自福建的战友胡先生,两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那时候修铁路,条件很艰苦,我们营负责水电设施的建设,我和他经常一起干活,配合很好。”李先生的父亲回忆,他比胡先生大3岁。当年,他担心胡先生从福建来武当山,生活上会有些不习惯,还特意让家里人把河南老家的食物捎了些到武当山。在修路的间隙,他们还和战友们一起爬了武当山。“很可惜,当年没有相机,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1975年襄渝铁路十堰段修好后,李先生的父亲所在部队分成几部分,有的去了陕西,有的去了北京,还有的去了山东。他转业留在十堰,胡先生随部队去了山东修铁路,之后两人便没了联系。

转眼间40多年过去了,去年,铁道兵部队的许多老兵来老营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老战友,十堰晚报记者前往报道了此事。几天后,李先生的父亲在家看报时,偶然在照片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班里的一个老战友。之后,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这位老战友,又通过老战友的微信朋友圈,找到了失联40多年的胡先生。

“当晚我就给他打了电话,得知他身体不好,生病住院了。我很想去福建看看他,可儿子担心我岁数大了,不让我去。”李先生的父亲说,儿子答应他,等春节的时候,抽时间陪他一起去福建看老战友。

“我记得当年我们修襄渝铁路的时候,附近山上的树上结了很多红色的小果子,他很喜欢吃。现在已经找不到这种果子了,我就给他准备了点木耳、香菇,也是十堰的特产。”李先生的父亲说,尽管40多年转眼而过,但他心里一直记得当年一起奋战在襄渝铁路的日子,艰苦而美好。

“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还能去见见老战友,完成一个心愿。”李先生的父亲说,他还做了个决定,无论和胡先生见面时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他一定会忍着不哭。“坚强的铁道兵,走在哪里都要有军人的风采。”他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