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十堰讯 记者 韩玉砚 通讯员 方金柱 报道: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退化,很多慢性病都慢慢“找上门”,因此要特别注重养生与保健。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多年老年病诊疗经验的十堰市西苑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老年病科主任乐文随,请他介绍老年人常见十大疾病,以及如何防治。
脑梗死
脑梗死,医学上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大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使局部脑组织坏死,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偏身瘫痪、偏侧视力下降、偏身麻木、说话不清等症状,症状常持续24小时以上。
若突然出现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症状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必须尽快送医。
防治方法:脑梗死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脑梗死发病前的预防,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干预各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达到使脑梗死不发生或延迟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针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控制其复发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给予相应药物等治疗,降低脑梗死再发的风险。
脑出血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防治方法:患有高血压的人,平时要定期测量血压和血液黏稠度。对于一些可能引发脑出血的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免疫性疾病等要及时治疗,控制好病情。
老年痴呆
痴呆症最大的破坏力就是损坏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开始是近事遗忘,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转眼就忘了;随着病情加重,远期的事也会忘掉;到了最后不认识亲人,出门找不着家门,不懂得躲避危险。老年痴呆虽不能治愈,但早发现、正确服药,可减轻症状、延缓病程。
防治方法:研究发现,84%的轻度痴呆患者可以通过大脑健身计划得以缓解,包括冥想练习、认知行为疗法、地中海饮食(包括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适度锻炼、合理减压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高血压
高血压,指体内血液循环时,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血压的一种病理现象。正常人的血压在120/80mmHg—90/60mmHg,在这个范围之内的血压都是正常血压,经常超出(或等于)140/90mmHg的,就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与年龄、职业、环境、家族及其他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等有关。
防治方法:进入中老年期后,持续的脑力劳动、长期外界环境的刺激,都会使血压升高。因此,要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工作与休息,尽量避免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不良作用的因素,如吸烟、喝酒、情绪过度紧张等。
患了高血压,要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紧张急躁;饮食宜清淡,少吃含胆固醇高和含盐量高的食物;积极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
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糖尿病分Ⅰ型、Ⅱ型,其中Ⅱ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的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在于多种并发症,严重可致失明、截肢残疾、肾衰竭尿毒症等。
防治方法:一旦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应在家里常备血糖仪,养成定期测量血糖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现指数超标,就应坚决“扼杀”。养成运动的习惯,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自觉少吃甜食,控制糖分摄入。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发病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药物导致的肾功能不全,被称为药物性肾功能不全,另一种是病症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早期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的慢性肾病患者,一旦出现血肌酐异常升高,就要当心进入肾功能不全阶段。
肾部有了问题,会严重影响排泄,还会导致其他病变。
防治方法:老年人要加强自我保健,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感染灶,治疗原发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等,也要防止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其次,注意身体的一些变化:如水肿、高血压、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并观察尿量、尿的颜色,如有不适,及时做血液、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肾功能测定,甚至做肾脏影像学检查。
冠心病
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具体的发作表现不同,多为明显的胸部压痛感,出现胸部的胀闷感或憋闷感。这种疼痛不适,可向双肩、背部、颈部和咽喉部放射,一般在口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防治方法:得了冠心病,要正确对待,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按照医嘱坚持用药,掌握自我救治办法,适当运动,同样可以延年益寿。
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为慢阻肺,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与患者气道对香烟雾、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的炎性反应有关。此外,也可由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和肺气肿发展所致。早期慢阻肺的病人,可能毫无症状,直至中晚期,常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如治疗不规范或病情反复发作,在10-20年里可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肺功能障碍,从而造成呼吸衰竭、肺心病、肺型脑病等,甚至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要戒烟,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品,保持室内气流通畅,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发病率跃居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位。存在骨质疏松的老人,骨头脆性增加,摔跤后容易骨折,甚至带来脑部损伤。
防治方法:每天1杯牛奶,如果消化能力较弱,可以选择酸奶;多运动,增强骨骼和肌肉力量及平衡功能,避免摔跤;多晒太阳,老年人每天晒1-2个小时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适当吃药,可以在冬季服用膏方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食道癌
我市是食道癌高发地区,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居民死亡率高于城市居民。
防治方法:一、饮食要细嚼慢咽,少吃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二、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关系密切,不吃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咸鱼咸肉和腌菜,少吃剩菜和煎炸烤的食品。三、戒烟戒酒。四、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五、积极治疗食管疾病,如食管炎、白斑、息肉、贲门失弛缓症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