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尽管此时暑气还未消,甚至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会逐渐凉爽。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专家提醒,立秋时节,市民养生应防燥润肺,多吃白色食物。
云上十堰讯(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立秋养肺正当时
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杨照华介绍,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所以外感燥邪多从肌肤、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开始。
秋天容易秋燥,秋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咳嗽常因外感寒、热、燥邪所致,短时间咳嗽,不一定伤肺,但久咳必伤肺。因此,秋季应注意滋养肺脏,防止秋燥伤肺,使肺气清,呼吸平和,把握好养收之道。
养肺记住这些诀窍
杨照华介绍,养肺可以通过日常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最简单的养肺法,仅用一杯热水就可以做到。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水,直接对着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可以滋润肺脏。平时要多喝温水,由于气候干燥,因此要比其他季节多喝500ml左右的水,避免因干燥的空气而产生种种不适感,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而最有效的养肺法是主动咳嗽。面对空气污染,肺最直接受到侵害。平时,应多注意开窗通风,每天早晨起床后,不妨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几声,可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最轻松的养肺法,是开口大笑。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方便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可以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适合吃白色食物
杨照华说,立秋最享受的养肺法当属吃些润肺的食物。在所有颜色中,肺最爱白色的食物,比如山药、百合、白萝卜、莲子、银耳、杏仁、雪梨等食物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平时可以多喝些冰糖银耳汤、冰糖雪梨、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来帮助养阴润肺。
山药
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滋阴养肺之上品。山药不仅能够切片煎汁作为茶饮,还能够炝炒、熬粥,适合不同体质的人食用。
百合
百合有镇咳、平喘的作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患肺气肿经常咳嗽的人,吃百合能改善肺功能,有助于减轻症状。但其性偏凉,故风寒咳嗽、脾虚者不宜食用。
白萝卜
白萝卜能消食健脾顺气。莲藕白萝卜炖骨头或者莲藕白萝卜煲牛腩,都是一道滋补好汤。
莲子
莲子有镇静、强心、抗衰老等多种作用,营养十分丰富。莲子芯是莲子中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之功效,将莲子芯2克用开水浸泡饮之,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
银耳
银耳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可以和莲子、百合、大枣、枸杞等多种食材分开搭配,早餐吃一碗再养人不过了。
杏仁
杏仁是我国应用已久的一种药食俱佳的食物,做法很简单,杏仁磨浆隔渣后加水、糖、奶煮开,或者直接买现磨的杏仁粉冲煮,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
雪梨
雪梨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效,在秋季若因气候过度干燥出现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黄等症状,可多食梨。
立秋不适宜大补特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进补十分必要。但是立秋不宜特补。”杨照华说。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湿度也还很大,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薄衣御寒”始于立秋
杨照华介绍,我国自古有人倡导“薄衣御寒”的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实践证明,这种主张“秋冻”的方法,既顺应了自然气候(包括居室气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
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之后,要正确领会“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民谚“二八月,乱穿衣”,说的是穿衣感受。但从保健意义上说,应该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
睡好“子午觉”解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秋季,有部分人群容易犯困,白天精神不振,感到疲乏,甚至哈欠连天,昏昏欲睡。杨照华介绍,这是人体自然的现象。
在中医看来,秋乏是由于人体在夏季过度消耗。到了秋季,气血等供应不足,加上秋季燥邪致病,从而出现易疲劳、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应对秋乏,要睡好“子午觉”。秋季每天睡眠时间应控制在7至8个小时。要养成好习惯,加强锻炼。积极参加健身活动,让机体在运动中兴奋起来,振作精神,克服秋困。秋季应该多喝水,饮食清淡,合理加强营养。秋天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干燥,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还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刺激,补充碱性食物、多晒太阳等方法消除困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