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空调安装工:一天最多装10多台空调,至少要喝10升水

站在21楼外装机,一条安全绳就是黄园轩的生命绳。

云上十堰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曾雨 实习生 李秋雨  图/记者 刘成臣 报道: 今年夏天,十堰格外热,网友调侃:“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而对空调安装工来说,天气越热,越要长时间在户外作业。

入夏以来,黄园轩和搭档黄凯每天早上6点开始工作,有时晚上11点还在安装空调。最多时,一天要装10多台。他们在高层户外安装,一条安全绳是他们的生命绳。空调安装旺季,他们一个月能有六七千元收入,但赚的都是辛苦钱。

从早忙到晚 一天最多装10多台空调

7月25日下午两点,十堰火车站北广场附近的冠城美立方小区热浪袭人,大川方向的山林里乌云笼罩,看上去要下暴雨。

记者见到黄园轩、黄凯时,他们正在小区露天场地焊接铜管。“住户的管子要加长,为避免焊接时弄坏地板,只能在室外提前焊接好。”黄园轩边说边干,两根铜管很快焊接好。随后,两人从汽车后备箱里拿出真空泵、电动螺丝刀、安全绳等准备上楼。

黄园轩今年34岁,从事空调安装已有10年,是苏宁易购的一名空调安装工。他的搭档黄凯33岁,从事空调安装也有4个年头。

“上午装了5台,下午还要装3台。”黄园轩在电梯里告诉记者,入夏以来,他们的空调安装量远高于平时,每天平均要安装8台空调,最忙时要安装10多台。“主要是天气热,用户买得多、催得急。”黄园轩说,公司也有要求,货到24小时内必须安装。

黄凯介绍,最近持续高温,他俩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开始工作,有时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

一阵大风刮来,雨没降下来,温度降了一些,但黄园轩和黄凯依旧满头大汗,衣服上都是汗渍。“只有中午吃饭时稍微休息一下,路上开车吹会儿空调。”黄园轩说,一天到晚,他们身上的衣服总是干了又湿,工作服有4套,每天轮着换。

高楼外装机 从双腿发麻到如履平地

汗水顺着脸往下淌,黄凯也顾不上擦。

进入住户家,黄园轩负责在墙面固定支架,黄凯负责包管。

包裹完两根共计近10米长的管子,来不及擦汗,黄凯又扛起约35公斤重的外机,放到卧室阳台处。此时,黄园轩麻利地绑好安全带,一头系在腰间,一头递给黄凯。黄凯将绳索系在腰间,并往布满汗珠的手臂上缠了几圈,用力拽住。

黄园轩翻出窗外,站在面积不大的空调外机平台上。等他拴好绳索,黄凯才松手。这时,黄凯搂起衣服擦了一把脸上的汗。

接过黄凯递出的空调外机箱,黄园轩站在21层楼外如履平地。“10年前开始跟师傅干这行,头两个月站在外边腿发麻,使不上劲,工作效率很低。”黄园轩说,干久了也就习惯了。

站在平台上,热风吹在脸上,汗水不停地往下淌,黄园轩顾不得擦,只管麻利干活。“早点搞完早点回屋里。”话虽如此,黄园轩干得十分仔细,一个环节不漏,就连外露的铜管也是多次按压,力求紧紧贴墙美观。

完成抽真空、接线等工序,检查无误后拍照留档,黄园轩爬回屋内。“安装一台空调,至少有半小时在外面‘飘着’。”黄园轩说,干这行心理素质很重要。不过,只要超过两米的高度,他就会系上安全绳。“这根绳子就是生命绳,安全是首要的。”

一升装的水一天至少喝10瓶

黄园轩黄凯这对搭档配合已经相当默契。

相比次卧,用户家的主卧更难安装——用于安装空调外机的平台设置在外墙死角,人翻窗出去,还要脚踩窗沿挪动一两米。

“人出去都难,还要扛着35公斤重的外机箱,这很困难吧?”面对记者的担心,黄园轩不以为然:“这在我们安装的空调里算难度比较大的,但不是最难的。”说着,黄园轩绑好安全绳翻出窗台。只见他双手紧抓护栏,脚踩阳台边缘,飞檐走壁般,很快走到装空调的平台上。

黄凯递给黄园轩切割机。原来,平台过小,需切割护栏才能安放外机。

同样是肩背人扛,黄园轩扭过身子,从阳台窗户接过黄凯手里的外机箱,一转身,稳稳地放在平台上。

黄凯告诉记者,他们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出去测量平台尺寸,发现装不下外机箱,但户主坚持要试一试。最后真安装不了,两个人又无法将外机箱送回室内,只能徒手支撑着,等待户主找人帮忙。大热天,长时间支撑外机箱是很危险的,毕竟人的体力有限。“用户的需求,我们会尽量满足,但实在装不了,用户也要理解。”

因难度大,主卧的空调耗时一个多小时才装好。“正常情况下,40分钟可装一台空调。”黄园轩告诉记者,他们装空调是按件计费,按空调型号尺寸,每件80元到160元不等。夏天订单多,他们一个月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但赚的都是辛苦钱。

“因为天热,有的工友都中暑了。”黄园轩说,他平时比较注意,今年还没中暑。“干完一趟活,回到车里赶紧喝水。”黄园轩说,一升装的冰红茶,他一天至少喝10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