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口腔健康这一块,新手父母大多都有痛并快乐着的经历,从出生6个月时第一颗乳牙萌出,到12岁时恒牙替换乳牙完成,儿童时期的牙齿健康维护至关重要。正确刷牙和饮食习惯能否养成,乳恒牙替换是否顺利,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在这当中,家长们也常常会有认识误区,“乳牙总是要掉,坏了没必要去治”的观念就极具代表性。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专家告诉您,这是极端错误的。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通讯员 欧孝飞
5岁小孩满口烂牙 大人竟不当回事
5岁的晨晨(化名)因为牙痛哭闹不止,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时发现,晨晨的20颗乳牙全部被蛀,其中六颗门牙甚至只剩下了残根。
问起为什么不早点带孩子来看医生,晨晨妈妈告诉医生,他们认为“乳牙早晚要换,蛀了也没关系”。正是这种错误的想法让很多父母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蛀牙,就算是发现了也不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专家周永庆告诉记者,乳牙从长出来到脱落,要在口腔内存留10年之久,这一阶段正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如果乳牙出现问题不及时治疗,不仅影响后期恒牙的健康萌出,甚至有可能诱发全身性疾病。
乳牙坏了 不光是难看那么简单
周永庆介绍,乳牙从2周岁半全部长齐,到6周岁左右开始换牙,直至12周岁左右全部被替换,大概有4—10年的使用时间。乳牙在这段时间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消化作用,有利于身心健康发育。正常的乳牙能够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给颌、颅底等软组织以功能性刺激,进而有助于颌面部正常发育。我们可以看到,乳牙健康的儿童体格健壮,颌面部发育良好,性格活泼开朗。而患有严重龋齿的儿童,通常体格瘦弱,身材矮小,颌面部发育不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前牙大面积龋、前牙因龋或外伤导致的缺失,还会影响患儿的美观及发音,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同伴交流。
其次,乳牙的存在不但为恒牙的萌出预留了间隙,还对恒牙的萌出起着引导作用,有助于恒牙萌出及正常恒牙列的形成。如果乳牙因为龋坏或外伤导致牙体组织缺失而变小,甚至早失,有可能导致相邻牙齿发生移位,使原来乳牙所占间隙缩小甚至丧失,给恒牙的萌出带来困难。而乳牙的早失,会失去其对下方继承恒牙萌出的引导作用,导致恒牙萌出困难或异位萌出。
此外,乳牙龋坏进一步发展为根尖周炎之后,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则有可能影响恒牙自身的发育,导致恒牙发育或矿化不良,可表现为恒牙形态异常、颜色异常或在牙面上有黄斑点等。
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治疗将更加有难度
周永庆介绍,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位北京患儿因为虫牙不及时治疗波及到眼睛,最终导致患儿被摘除眼球”的典型案例,在临床诊疗中也经常见到乳牙根尖周炎引起面部间隙感染,最终切开引流,导致面部留下疤痕的案例。
乳牙不治,会引发更严重的牙齿问题,这已经是业内共识。早期虫牙经过充填即可完成治疗,痛苦小,治疗简单,若不及时治疗,龋齿将发展为牙髓病、根尖周病,使治疗难度加大,患儿痛苦也加大。
因此,专业医生提示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重视乳牙健康。认真刷牙,定期检查,治疗一定要趁早!
乳牙护理 注意这些细节
宝宝乳牙萌出后,更应该做好乳牙的护理。
首先应该逐渐戒掉夜奶,因为晚上宝宝吃奶后不便给他清洁口腔,而晚上又恰好是细菌偷偷繁殖的好时机,夜奶不断,宝宝很容易得蛀牙。
宝宝到一岁半左右,臼齿会慢慢长出。臼齿咬合面比较大,又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光是清水漱口和抹牙齿已经不能满足清洁口腔的需求了,这时妈妈就要教宝宝早晚刷牙了。刷牙时,对牙齿的里面、外面、咬合面,依序将乳牙清洁干净。
乳牙护理一定要注意孩子喂养要定时定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胃肠道消化功能,消化好、吸收好,孩子的牙齿生长才能更健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克服偏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纠正宝宝偏食的坏习惯,保证摄取的营养足够、均衡,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以及提高牙齿对齿病的抵抗力。另外,乳牙萌出时应注意补充钙、磷、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牙齿的发育和钙化,保证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牙齿病变的可能。
养成正确的吃奶姿势。有些宝宝吃奶的时候,会因为姿势不正确或奶瓶的位置不当,而形成下颌前突或后缩。长期如此,会导致宝宝的牙齿和颌骨畸形,不但会影响宝宝的容貌,还会影响咀嚼功能的发展。宝宝吃奶的时候,最佳姿势是半卧位,奶瓶与口唇呈90度角,同时奶嘴不压迫上下唇。
让牙齿做做运动。出牙期的宝宝特别喜欢咬人或者啃咬硬的东西,这是因为乳牙长出要挤压周边,从而让牙龈组织感到痒痛。这时妈妈可以让宝宝咀嚼一些较硬的东西,例如饼干、烤面包片、苹果片、胡萝卜片等,一方面缓解牙龈的不适,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咀嚼肌,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需要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戒奶瓶,早用杯子。有些宝宝喜欢长时间吸吮空奶瓶,或是含着奶瓶睡觉,这样会使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长时间不离口腔,促使细菌繁衍,影响牙齿和口腔健康。另外,宝宝经常含着奶瓶,容易造成嘴巴翘、牙齿咬合受影响,甚至嘴巴闭不起来等问题。所以,妈妈应该想办法让宝宝戒掉奶瓶,改用杯子喝奶。
改掉咬异物、舔牙齿的坏习惯。排除婴儿“口欲期”爱用嘴巴探索世界的那个阶段,如果宝宝两三岁后仍然喜欢吮手指、咬手指甲或咬其他异物,以及换牙期喜欢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妈妈就应该出面“干预”了。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宝宝牙齿的排列,甚至会导致宝宝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发音异常等。
如果做到上述几点,再按时接受口腔牙齿检查就万无一失了。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妈妈就应该让宝宝养成每半年做一次口腔牙齿检查的习惯,发现牙病及早治疗。同时牙医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活习惯给出保护孩子牙齿的方法和建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