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雷锋车”车队走过14个年头 组建至今做好事13万件

昨日,10辆跻身“雷锋车”行列的出租车整装待发。

在十堰,有一支以雷锋命名的特殊车队。该车队成立14年来,从当年的10辆发展壮大为25辆,成为车城一道靓丽的风景。3月3日,10辆出租车经过努力,跻身这支特殊的出租车队伍。这支车队,就是佳裕出租车公司创办的“雷锋车”车队。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伟 通讯员 陈慧琴

10辆出租车跻身“雷锋车”行列

昨日,佳裕出租车公司“学雷锋活动月”正式启动。佳裕出租车公司宣布,鄂CTB132、鄂CTA802等10辆出租车从众多的出租车中脱颖而出,跻身“雷锋车”行列。

据了解,这是十堰评选出的第14批“雷锋车”。启动仪式上,这批“雷锋车”的驾驶员身披绶带,接受“雷锋车”荣誉称号。驾驶员们个个神采飞扬,为自己成为“雷锋车”驾驶员而自豪。

当日,这批新晋“雷锋车”的驾驶员和原来15辆“雷锋车”的驾驶员庄重承诺:珍惜“雷锋车”荣誉,自觉遵守“雷锋车”驾驶员服务标准,弘扬雷锋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助人为乐,乐于奉献,严格履行“雷锋车”服务承诺,做好延伸服务,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十堰客运出租建设成为“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民心品牌,为行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佳裕出租车公司“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包括:践行“雷锋车”服务承诺,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展半价乘车或特殊陪伴服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走进茅箭区茅塔乡岩屋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开展无偿献血暨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等。这一系列活动,“雷锋车”和车队驾驶员是活动的主力军。

“雷锋车”车队已走过14个年头

提起“雷锋车”的发展历程,佳裕出租车公司经理王仁刚历历在目。2005年8月6日,该公司从众多出租车中遴选出10辆出租车,组建了“雷锋车”车队。组建“雷锋车”车队的初衷,是提升十堰出租车形象,创建出租车品牌。

组建“雷锋车”车队时,车队提出,驾驶员人人争当“五员”,即精神文明宣传员、乘客满意服务员、旅游观光导游员、见义勇为救助员、社会治安巡逻员;争创“五优”,即文明服务质量优、礼貌待客态度优、车容整洁形象优、仪表端庄气质优、安全营运秩序优;大力倡导学雷锋“五个一”活动,即老弱病残扶一把、路人有难帮一把、行李繁多拎一把、雨天打伞撑一把、路遇行人让一把。

2005年,只有10辆“雷锋车”。因示范效应明显,众多出租车纷纷比学赶超,第二年“雷锋车”车队车辆发展到25辆。

“雷锋车”是一种荣誉,并非终身制。出租车被评为“雷锋车”后,时刻接受监督,稍有懈怠就有可能“降级”为普通出租车。同时,表现优异符合条件的普通出租车则实行“递进”,升级为“雷锋车”。2006年至今,十堰“雷锋车”车队的车辆一直保持在25辆。

刘超坚持“爱心送考”14年。

刘超:14年“爱心送考”风雨无阻

56岁的刘超是一位“雷锋车”驾驶员。刘超开了20多年出租车,是出租车行业里的“老兵”。从2005年开始,她就参加“爱心送考”,接送过的考生有多少,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十堰的沟沟岔岔,她都熟悉,从没有耽误过一位考生的时间,总是早早地将考生送到考场,又准时接回家。

每次将考生送到目的地后,刘超一遇到手拿考试用具、伸着脖子张望的学生,便停下车问他们去哪儿。如果学生是去高考的,刘超就会将考生载上按时送到考场。

“‘爱心送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快乐。”刘超坦言,工作之外,对家人却深感愧疚,她的两个孩子于2009年、2010年先后参加高考,全部是丈夫料理,感觉自己很对不起孩子。“每次把考生安全送到考场,听着他们一声声说着感谢,就觉得身上充满力量。”刘超说,有一年她送两名学生去考试,马上要开考了,她加大油门,终于在开考前将他们安全送到校门口。

“爱心送考”接送的不仅是考生,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爱心的传承。刘超说:“送考对我来说是一种习惯和责任,只要我还能开车,就会一直送下去。”

李光纪热心为乘客服务。

李光纪:开“雷锋车”的退伍老兵

59岁的李光纪是一位退伍老兵,2002年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自从开上“雷锋车”后,李光纪就严格要求自己。在营运中,他坚持做到扶老携幼、平稳驾驶,努力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路遇迷路小孩,他义务热心相助。

2014年8月的一天,市民李女士右腿意外受伤,治疗休养半个多月后,她开始上班。因为伤未痊愈,她选择打车。李女士尝试电话预约乘车,而好几辆车的司机都以“难以保证随叫随到”而拒绝。直到有一天,她坐上李光纪开的“雷锋车”。

在随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李女士要上班或临时有事外出,都会打电话叫他的车,李光纪每次都能准时到达,有时李光纪还会给她带去早餐。李女士知道,她给出租车司机带来很多麻烦,就想在付费时多给点,可李光纪每次都只按表上显示的金额收,有时还主动抹去零头。李女士心存感激,专门通过十堰晚报向李光纪表达自己的谢意。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举不胜数。李光纪总是说:“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今天你帮助了别人,以后你有困难,别人也会帮助你的。”

一家六人都开上“雷锋车”。

难得一见,一家六人同开“雷锋车”

46岁的郑学锋是郧阳区梅铺镇盘道村三组人。18岁那年,郑学锋到十堰城区打工,后来辗转开上了出租车。在他的带领下,其妻子黄玲、妹妹郑学梅、妹夫林佩岐都成为了出租车司机。

看到别人开“雷锋车”,郑学锋就想:别人能开上“雷锋车”,我也可以开啊!

郑学锋时刻以“雷锋车”作为自己的标杆和奋斗方向。捡到乘客钱物,他立即上交;遇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毫不犹豫主动上前。因为表现突出,2008年,郑学锋和妻子黄玲如愿开上了“雷锋车”。郑学锋的妹妹郑学梅在开出租车时也心存感恩与人为善。最终,郑学梅和林佩岐也开上令人羡慕的“雷锋车”。

2009年,郑家兄妹最小的弟弟郑云回到十堰后,和妻子陈燕也开上了出租车。哥哥姐姐开的都是“雷锋车”,他们就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表现突出,郑云刚和陈燕2016年也开上了“雷锋车”。一个大家庭6人都开出租车,并且是“雷锋车”,这样的事情难得一遇。

14年做好事13万件

“雷锋车”车队自组建以来,14年共做好事13万余件,拾金不昧累计金额达300余万元。该车队除了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服务、义务植树、爱心送考、关爱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踊跃无偿献血等活动,还组织先进代表下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开展“身边好人”大宣讲;开展“保护水源地、环保我先行”等为主题的环保公益活动。

近年来,“雷锋车”车队先后获得全国爱心送考雷锋车队、全省客运出租车行业“文明车队(班组)”、“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十堰市第五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十堰市工人先锋号、十堰市第二届“最美公益之星团队”、“最美无偿献血公益之星团队”、十堰市“身边最美志愿服务团队”、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品牌示范班组”等荣誉称号。先后涌现出全国“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十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超,十堰市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十堰市“最美交通人”、“全市道路运输行业优质服务标兵”李云,十堰市“十大最美职业代言人”、“三八红旗手”陈希苹,一家六人都开“雷锋车”的“最美劳动者”郑学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雷锋车”也成为十堰交通行业知名品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