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斌展示红十字会为其开具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请假协商函。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张贞林 通讯员 章晟 胡利民实习生 高远 图/记者张建波报道: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昨日上午,我市29岁小伙郑斌(化名)在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陪同下,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捐献了245毫升造血干细胞。今日上午将再次采集。随后,这生命的“种子”将由外方代表乘飞机带回万里之外的德国,移植到一名白血病患者体内。郑斌成为我市第9例骨髓捐献者、首例涉外骨髓捐献者。
29岁小伙捐骨髓救德国患者
捐献前接受媒体采访
今年29岁的郑斌是丹江口六里坪镇人,在市人民医院假肢科工作。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工作勤勤恳恳,还热心公益。
2015年端午节,郑斌在五堰街头采血车上义务献血时,采血的护士建议他加入中华骨髓库,他就填了申请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去年11月7日,中华骨髓库检索得出,德国一名白血病患者与郑斌骨髓配型相合。“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患者与我配型成功,而且还是德国患者。”郑斌说,他第一次接到中华骨髓库的通知时,很诧异,也很惊喜。
“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能挽救一条生命。”郑斌说,去年11月15日,他瞒着父母,独自一人去武汉做造血干细胞的高分辨配型并成功。
“回来后我把这个决定跟父母一说,遭到极力反对,我就向表哥求援。”郑斌说,他表哥是血液内科的医生,“表哥跟我父母讲了捐献的具体过程,这种捐献对身体没什么影响。”
在表哥的劝说下, 父母最终同意了郑斌的决定,并支持他捐献。去年12月18日,郑斌又去武汉接受了全面体检。
成为我市首例涉外骨髓捐献者
捐献前身体检查
郑斌说,对受捐者,除了知道对方是德国患者,其余信息都不了解。“虽然我们没血缘关系,而且还相隔那么远,但造血干细胞既然能够匹配,这就是缘分,我希望能救他!”
1月31日,郑斌在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进行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
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介绍,注射动员剂期间,捐献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提取干细胞时,医院将在捐献者胳膊上插入输液管提取血液,并将血液中的干细胞提取,剩余血液再输回捐献者体内。提取干细胞后,捐献者不适的感觉很快就能消失,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2月5日上午,郑斌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采集从11时1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15时40分许,一共采集245毫升造血干细胞。
“人的一生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正是秉持这一朴素的信念,帮助别人成了郑斌的一种习惯。此次,他用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
据了解,郑斌是中华骨髓库成立以来,湖北省境外捐献的第14例、给德国捐献的第3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也是十堰首例涉外捐献志愿者。
“一带一路”上架起生命之桥
正在进行捐献
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相关负责人表示,造血干细胞在采集之后越快输送到患者体内治疗效果越好,国际惯例必须在24小时内输送到患者体内。实际操作上,首先按照患者的治疗情况确定采集时间,外方代表提前一天到达我国的医院,采集过程中办理交接手续,采集完立即填写相关指标,将采好的造血干细胞带走。
“对我来说,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接受采访时,郑斌说,此次善举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是所有了解、关心、支持这次捐献行动的人们热情鼓励的结果。
记者发稿前了解到,郑斌昨日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经过检测没有达到捐献标准,今日还需要进行一次补充采集。然后,省红十字会将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移交给外方代表,乘坐当晚飞机送回德国。
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相关负责人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能挽救血液病患者,也给无数即将破碎的家庭带去新的希望。2012年,中华骨髓库成为世界骨髓库的正式成员,与世界联系日趋紧密。郑斌此次捐献,在“一带一路”上架起了友好往来的桥梁,增进了中华骨髓库与“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