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传说|八仙观:相传吕洞宾等八仙相聚的地方

八仙观 

八仙观,位于去武当山中观的路上,常年飞云荡雾,气势磅礴,风景旖旎,气候宜人。这里地势深幽平整,聚气藏风,冬暖夏凉。相传吕洞宾等八仙曾在此悟道,元代建有八仙观祠,因而得名相传。

爬好汉坡、穿磨针井、上老君堂,翻过太子坡,来到这座元代古建筑八仙观。相传,八仙过海,到大岳太和山参加玉皇大帝删封真武盛会,慕名武当道茶,在老君堂盗来太上老君用炼丹工艺制作的修性养生长寿道茶,八仙群聚在一片古茶树下,煮茶品茗,茶醉得道,故建八仙观。山民以这里聚仙藏气,世代植茶,成为盛产道茶而闻名的八仙观村。

神话故事传说引人入胜,而八仙观所处的位置,南依中华诗祖、周朝太师尹吉甫故里房县和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古老汉水孔子采诗饮茗寻找的孺子歌处;西接渝陕巴山秦岭;东连古代三国文化历史名城襄阳。独特的秦巴武当山区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令人慕名神往。

据记载,元代这里就建有庙宇,从老君洞下行一里即八仙观,前对灶门峰,周围山峦环拥,其地深幽,露气藏风,冬暖夏凉。八仙观的第一重殿是龙虎殿,穿过龙虎殿为一院落,两侧是配房,正中为正殿,正殿原供奉有真武和八仙造像,因年代久远,这些造像现已不知去向。

元代在此建的祠庙已废,明永乐十年(1412)敕建玄帝殿宇、山门、方丈、斋堂、仓库18间。现存四合院,有庙房12间,为清代重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清代又进行了重建,大殿、龙虎殿、配房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式,抬梁式木结构。大殿两端山墙均彩绘,附有鱼、瑞草、祥云等,这与武当山清代建筑风格有明显的差异。现仅存明永乐年间神台一座,为石雕须弥座,图案有菊花、忍冬草、缠芝、仰莲、覆莲等,保存较为完整。

武当山的八仙观、财神庙、关帝庙、泰山庙等建筑,形成武当山皇家庙观的兼容性和全局性特征。明朝,皇家在开辟武当山真武道场的同时,也为历史上在道教和民间影响较大的神仙建筑庙观,使善男信女的各种祈求心愿得以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武当山古建筑群更具有道教文化上的研究价值。武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