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17年十六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启动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张贞林 通讯员 肖巍 实习生 胡立芸 报道:高考成绩已经放榜,家庭贫困的学子们,是否为了大学学费而发愁?别急,十堰市2017年“十六助·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今天起正式启动,符合条件的考生可申请。我们郑重向热心读者、爱心企业发出倡议:献出一份力量,助寒门学子飞得更高。

十堰市2017年“十六助·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由团市委、十堰晚报、秦楚网、市希望工程办主办,爱心企业十堰世匠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独家冠名。

过去15年,十堰晚报、秦楚网与团市委、市希望工程办等部门联手,15次发起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和高度肯定,累计募集善款3200多万元,惠及7600余名十堰学子。“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已成为十堰一个响亮的公益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也受到省委、市委宣传部的多次高度肯定,2016年荣获全国网络公益年度项目大奖。

今年“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资助对象为十堰范围内参加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被高校录取的应届本科专业大学新生(免费师范生、国防生等免学费专业除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户口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子女,在当地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认定的贫困人口,低保户、单亲家庭、孤儿、残疾、因病致贫户、父母下岗等类型家庭的学生,一次性资助2500元—8000元/人(捐助方指定特殊捐助的除外)。

凡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均可向所在县(市、区)团委提出申请。申请人应填写《“十六助贫困大学生”助学金申请表》2份,居委会或村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1份,并附本人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或网上预录取状态截图)复印件,有其他材料可证明家庭贫困的可提供相应材料复印件,由团县(市、区)委汇总至十堰市希望工程管理办公室审核。

公益无论大小,爱心不分轻重。在沿用现金资助方式的基础上,我们近期还将开通微公益众筹平台。关注“十堰晚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十六助”菜单,不仅可以直接获取“十六助”的重要公示、资讯信息和新闻报道,还可以进行微捐。“十六助”申请资助表格可到秦楚网、武当青年网下载。

如果你愿意为贫困学子尽一份力,请拨打团市委、十堰晚报捐赠热线;如果你今年高考分数上了录取线,却为学费而发愁,可与“十六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组联系。

捐赠、求助热线:市希望工程办8661653,十堰晚报8110110。

相关报道:  

15年薪火接力 15年温情融汇

过去15年,我们的足迹遍及郧山汉水的角角落落,烈日骄阳下,任凭汗水浸湿衣襟;寂静村道上,我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共同坚守一个信念:汇聚八方力量,让更多寒门学子沐浴爱的阳光,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15年,我们温暖坚守;15年,点滴爱心汇成洪流!3200多万元助学善款,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精准送到7600余名寒门学子手中。

回望过去的15年,“心怀感恩,传承爱心”是永恒的基调,让十堰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一座有大爱的城市。正因为如此,“大爱十堰”托起了一座城市“善的力量”,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张贞林 通讯员 肖巍 实习生 胡立芸

有一种爱叫“无名”

翻开《十堰晚报》历年“圆梦行动”捐款报道,总有一种人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献出了爱心,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他们用一种无声的爱,默默地支持着这些寒门学子。

“不想给孩子压力”、“忘记这事”……每年夏天,这是不愿透露姓名的捐款人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他们或是只留下一个背影和一沓现金,或是通过银行汇去善款。一个个“无名氏”默默地用爱心浇灌孩子们心中希望的种子,帮他们的大学梦开花、结果。

“我不想给她压力。”这是2014年8月17日资助贫困大学生张欣2000元的一位爱心人士不愿透露姓名的原因,他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不要老惦记着这钱是哪儿来的,好好读书就是对他的报答。

记者再三追问,这位爱心人士才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来自长春,在我市从事汽车生产销售。“看到贫困学生张欣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初,我考上大学,父亲却突然病倒,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每年开学学费都没有着落,后来我办理了助学贷款,毕业4年才还清。”

“从第一篇报道出来我就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大致情况我都清楚。”一位好心人表示。当记者想询问这位好心人的身份信息时,他说:“我也常常被身边的善举感动,助人如助己,善行有善果,姓名就没有必要留了。”

像这样的爱心“无名氏”不胜枚举,他们不求回报,不希望这种帮助成为贫困学生的负担。他们没留下姓名却留下了鼓励的话语。“2000元钱微不足道,只是微薄之力,不言谢;转告孩子好好学习,报效国家。”“忘记这个事儿,好好生活就行了!”……当记者把爱心人士简短的话语转述给受助学生时,他们感动地说:“一个陌生人如同亲人般关心我,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有一种爱叫“最美”

爱心是最美的底色。人大多是平凡的,但是,因为拥有了一颗善良、朴实的爱心,在关键时刻就能迸发出人性的光辉。

2012年8月的一天,一位身怀六甲的女士来到本报编辑部,把手中一个奶粉罐交给记者,说是要为十堰晚报“十一助”报道的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她就是连续多年关注十堰贫困大学生,为了助学数次捐出自己打工钱,被网友誉为“十堰最美女孩”的娇娇。

其实,从2008年开始,娇娇的爱心举动便开始见诸报端。2009年,十堰晚报开展“八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这位善良的女孩每月只有500元收入,却连续4次为贫困大学生捐款。2010年本报“九助贫困大学生”、2011年本报“十助贫困大学生”活动中,都有这个美丽、善良女孩的身影。在娇娇心中,“无论环境怎么变,我的爱心一直没变过”。

在众多爱心人士中,还有一位被誉为“最美搬运工”的甘龙宝。他干的是最辛苦的活儿,吃的是最简单的饭菜,可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感动无数网友。网友@媒人末学说:“他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他的举动照亮人性之美,折射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

助学路上,还有更多“最美”涌现,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不求任何回报。

秦楚论坛网友“青龙海水”评论说:“善良与贫富无关,他的衣服是粗糙的,他的心是细腻的;他的手是脏的,他的心是干净的;他的头发是花白的,他的心是纯净的。穷苦人的本心善良,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和物质的匮乏而销蚀,而是越来越珍贵,像宝石一样光耀人心。”

有一种爱叫“坚守”

一笔笔助学款,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河,形成爱心的汪洋,而每一次爱心企业的参与,都能将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这些大义的企业慷慨资助,企业家们的真诚发声,总给人以坚实的力量。

“资助5名贫困学子每人1万元,并跟踪资助4年,这是阳光房地产在‘十三助’活动中发出的声音。”阳光房地产是一家非常有爱心的企业,十堰市第一个“阳光慈善班”就是以阳光房地产公司命名,公司还捐建阳光小学、农村希望厨房。长期以来,公司不仅致力于助学,还将慈善做到其它领域,如捐建福山公园等,仅今年投入公益资金就超过30万元。

“慈善不是把谁养起来,而是帮助人度过最困难的一个坎,哪怕是一句同情的话,让人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连续7年参加十堰晚报资助贫困大学生“圆梦行动”的湖北虹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捐献爱心款40余万元,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大学生。

助学路上,爱心企业队伍日渐壮大: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十堰校友会、湖北爱婴贝美贸易有限公司、十堰政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高登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邮储银行十堰分行、春天贸易有限公司、宏城房地产开发公司、金豹驾校、十堰市启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大美盛城、昌升国际贸易、武商集团十堰人民商场、十堰翔天工贸有限公司、湖北道达工贸有限公司、湖北武当太和索道有限公司……

助学路上,他们坚守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忘创业初心,心系寒门学子。

有一种传承叫“感恩”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传承”的种子,已在寒门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我的学费够了,如果还有人想帮我,请让他们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吧!”去年“十五助”活动中,面对好心人的帮助,贫困学生易晶说,“困难是一时的,只要努力,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2014年,一位爱心人士看到贫困大学生杨依娜的事迹后,决定捐助1万元。当时,杨依娜已收到近5000元捐款,因此她只要了一半。“我的学费够了,后面我要靠自己。”杨依娜说,陌生人的关怀让她备感温暖。

“上大学后,我通过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解决了学费和日常开销后,就主动请求资助我的好心人侯叔叔把资助我的钱捐给更需要关心的孩子。”去年8月,曾受到本报“十二助”报道的贫困学生胡秀棋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汇报自己的情况,并再次感谢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你所遭遇的不幸不是博得他人同情怜悯的筹码,而是打造自己坚强品格的本钱;心存敬畏,常怀感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胡秀棋送给每一个像他一样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尤其是“圆梦行动”受助学生的话。

一双鞋垫、一条毛巾、一筐鸡蛋、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受助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着恩人。助学路上,有了这股感恩的力量,爱的传承必将生生不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